“你好,我是大檸檬書屋的……”獨特的嗓音,堪比播音員的普通話,讓楊小桃頗有好感。
“哦哦,您好,是汪老師對吧?”她忙不迭地回應。
“是的,昨天上午有事沒給你回電話,下午再打發現你已經關機了。”
怪不得,關機那會兒是她正在考理論呢。
“哦哦哦,我下午有點事不方便接電話。”
“我之前說過對你的簡曆有印象,但是我有個疑問,最近十年你幾乎都沒有上班,雖然其中有一年短暫地又出去工作過,是因為什麼呢?”
“哦,我回家照顧孩子了,後來沒上班但是一直在做公益。”楊小桃求生欲很強地說了實話。
“你為什麼會對我們的這個職位感興趣呢?”
“哦,因為我看到是書屋嘛,我之前做公益活動的時候做過繪本活動的帶讀老師,覺得自己可以勝任。”
“什麼樣的公益活動?”
“就是社區裏的讀書活動啊。”
“哦。我們這邊的學員都是7-12歲的孩子,讀的書也不是繪本,我們的模式跟你做的不一樣。”
“哦,主要的區別在哪裏呢?”
“我們這個模式目前在有金市非常少,其中還有一家是在江南,我是第三家。它不僅幫孩子培養閱讀的習慣,還指導孩子輸出,比如給作者或書中的人物寫一封信。”
“哦。從閱讀走向寫作,有點類似於大語文嗎?”
“不是大語文,我們這個不是學科教育,我們的寫作也和其他的寫作課不一樣,這個模式對家長的吸引力是非常大的,可以說也是它吸引所有加盟商的地方。”
“書屋靠什麼盈利?是靠賣課程嗎?有沒有書籍文具之類的周邊產品?”
然後汪老板跟楊小桃從課程特色聊到雙方對閱讀事業的情懷,聊到汪老板的創業故事。
一個願意講,一個願意聽,兩人聊了40多分鍾。
楊小桃知道了汪老板原來的年薪30萬,這次創業他傾盡了積蓄,他擔心創業失敗,老板娘一句“大不了從頭再來”給了他很大的鼓勵,他的父母和爺爺奶奶也都非常支持他。
也知道了這份工作薪資不會很高,到手也就大約4000塊的樣子,而且汪老板希望員工在入職前慎重考慮,不要等入職之後才去考慮怎樣兼顧家庭、收入情況之類的問題。
楊小桃覺得,這個新手老板自己內心其實對未來還有很多的不確定,公司目前還沒有盈利,是完全靠情懷支撐。
為這樣的老板工作,你不但要做好分內之事,可能還需要提供情緒價值,為老板成長的學費買單。
汪老板聽說楊小桃有兩個孩子,小的才兩歲多以後,果然很擔心她會經常請假,畢竟書屋的工作時間恰好也是楊小桃可以陪伴孩子的時間。
“我其實非常理解寶媽的難處,因為我自己也有孩子。但是我們的客戶把孩子交給我們,我們也必須對學員負責,所以我還是希望我們的老師能以學員為主。”
聽了汪老板的話,楊小桃跟他說需要再考慮一下,然後禮貌地再見。
楊小桃為什麼能這麼有底氣的掛老板電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