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已經辦妥,王北川再三向林雅欣表示感謝後掛斷了電話。
隨後,他又讓王紅軍幫忙聯係了上次來伐樹的王根。
剛好王根幾人今天有空,片刻功夫就集中到了王北川的家中。
有上一次在山上伐樹的經驗,這一次幾人隻用了一上午的時間,就將王北川需要的木材運送到了指定位置。
下午,王北川則又和同村的人置換了一批已經陰幹的木材。
第二天,前一晚又在小石燒烤店免費打了一晚上工的王北川早早起床。
第一步挖坑、買建築材料,第二步加工木料,第三步立柱子...
白天建房子,晚上去烤肉,三天之後,木屋完工。
與此同時,王父也為養雞場找到了一個合適的員工。
村裏一個50歲的光棍,說話有點不清楚,外號叫老豬。
至於他的本名是什麼,王北川這個年輕人不知道。
老豬這個外號是怎麼來的,王北川也不知道,隻知道大家都這麼叫。
老豬前幾年養了一頭配種的公豬,經常帶著公豬在附近幾個村子配種。
這幾年因為村裏的年輕人開始進城打打工,外加有關部門對生豬養殖的要求變高,附近幾個村裏養豬的人變得越來越少,老豬的收入自然也開始下降。
為了掙錢養家,他去年在一個養雞場找了個喂雞的工作。
但養雞場的老板時運不濟,一場禽流感讓他血本無歸,老豬也連帶著沒了工作。
沒有工作,在家待了將近一年的老豬,在聽到王北川要招聘他做養殖場的員工後,第二天一大早就來山上給王北川幫忙幹活。
有經驗,又能幹,同時還知根知底,這麼好的員工,王北川簡直不要太滿意。
“爹,給賣雞苗的打電話吧,讓他明天早上把雞苗送過來。”
這天下午臨去縣城之前,王北川把自己的想法告訴了父親。
“飼料準備了嗎?”
時刻關注養雞場進度的王父,很認真的問道。
“爹,我打算喂健康的走地雞,準備給它們喂草和糧食。”
這幾天,王北川也在思考用什麼喂雞的問題。
用飼料喂雞,能提高雞的生長效率,甚至還能將產蛋期提前,同時增加產蛋的效率。
可雞長得快真的很重要嗎?
想通了的王北川認為這一點都不重要。
有低級雞舍在,就算不投喂飼料,雞也一樣能快速長大。
至於雞吃什麼,王北川在與老豬溝通後,確定了下來。
全部喂青草和糧食,玉米和小麥都行,這些東西都是自己種的,雖說也打的有農藥,但已經是最優秀的選擇。
“用糧食喂,可要比用飼料貴的多。”
王父經過簡單的盤算,麵色凝重的說道。
“羊毛出在羊身上,養雞的成本高,咱們就把雞賣的貴一點,隻要雞質量好,肯定會有人給咱們買單。”
“怎麼會...”
王父還想反駁王北川,可話剛到嘴邊就被咽了下去。
1公斤生菜都能賣出30塊錢的高價,雞的價格高一點,好像也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