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神秘的菩提老祖(1 / 3)

對於菩提老祖,這個大家都知道他是孫悟空的師父。可是對於他的神秘感,確是每一個愛好《西遊記》的讀者都非常感興趣的話題。以至於出現很多關於菩提老祖的猜測,每一個猜測看似非常合理,但是卻又好像證據有點不充分。不論如何猜測,大家比較感興趣的不外乎以下幾個問題:他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人物;他的法力有多大;為什麼他不讓孫悟空日後說出他們的師徒關係。

下麵我們就一一給您去尋找答案。書中第一回,吳承恩先生就對菩提老祖出場的進行了描述。孫悟空為尋找能夠教他長生不老法術的高人,漂洋過海來到西牛賀洲。首先見到了心目中認為的第一位神仙,卻是一個砍柴的樵夫。猴王便施禮:老神仙,弟子起手。不料,從樵子的口裏得到了真正老神仙的所在。

樵夫是這樣描述的,實不瞞你說,這個詞名叫做《滿庭芳》,乃一神仙教我的。哪個神仙舍下與我相鄰,他見我家事勞苦,日常煩惱,教我遇煩惱時,即把這詞念念,一則散心,二則解困。當悟空問他神仙的駐所,樵夫答曰,不遠,不遠。此山叫做靈台方寸山。山中有座斜月三星洞。那洞中有一個神仙,稱名須菩提祖師。那祖師出去的徒弟,也不計其數,見今還有三四十人從他修行。你順那條小路兒,向南行七八裏遠近,即是他家了。

從樵夫的回答中,我們首先得到以下信息:菩提祖師的名字叫須菩提祖師;菩提祖師的道場在靈台方寸山的斜月三星洞;菩提祖師的徒弟不計其數。

當悟空來到三星洞門口時,先是不敢敲門,可見悟空此時激動而又緊張的心情。此時猴子內心估計已經是五味雜陳了,一則他已經尋找神仙多年了,今天好不容易來到了神仙的家門口,內心的激動心情溢於言表。二則,悟空可能有點擔心的是這個神仙是否能接收他這個徒弟。正當猴子不知所措的時候,開門的童子告訴他,我家師父,正才下榻,登壇講道,還未說出原由,就教我出來開門。說:“外麵有個修行的來了,可去接待接待。”

道童的話,讓我們了解到以下幾點,首先祖師已經知道猴子來拜師。這個未卜先知能力可不是一般人具有的,至少也得修行到菩薩或者真人之類的,才具有這樣的本事。可以看出菩提祖師是一位法力高深莫測的大仙,具體能高到什麼地步,且看書中的描述:

大覺金仙沒垢姿,西方妙相祖菩提;不生不滅三三行,全氣全神萬萬慈。

空寂自然隨變化,真如本性任為之;天同壽莊嚴體,曆劫明心大法師。

祖師的第一次出場,就給我們醍醐灌頂的感覺。大覺金仙、西方妙相、與天同壽等詞的描述實在太妙了,讓我們隱隱約約看到了祖師的容顏。金仙是神仙修煉的最高級別,在道教稱之為大羅金仙,而佛家的稱呼則為大覺金仙。佛家不是隨便什麼人都可以修煉到如此境界,隻有像菩薩以上才可能修煉到金仙這種地步,修煉到這種地步也就可以與天同壽了。而且菩提能夠稱為西方妙相祖的話,基本上可以看出祖師是一位佛教界數一數二的人物。在整部《西遊記》中,能夠稱祖還有其他兩個人,一個是道祖李老君,一個是佛祖釋迦牟尼。

於是乎,一些看過幾遍《西遊記》的大仙就妄加猜測了。有的認為菩提祖師是太上老君的前身,有的說是如來的徒弟,因為如來確實有個徒弟叫須菩提,還有一個叫吳閑雲的有理有據的推斷出菩提祖師就是如來佛祖。

第一種說法,本人不做辯駁。這樣推斷的人,基本上認為太上老君曾經在八卦爐裏練孫悟空時是故意解救猴子的,看上去理由太過牽強。第二種說法,隻是名字上一樣,但是如來的徒弟須菩提基本上沒有在中國曆史文學上出現過,即使有此人,其也不敢稱是祖啊?所以本人隻對吳閑雲的推斷做出公正。吳閑雲的論據如下:“靈台方寸山”取首尾兩字就是“靈山”,且都在西方西牛賀洲境內,應該是如來的駐所。孫悟空是如來教出來,讓其大鬧天宮來探探玉皇大帝的虛實。書中對靈台方寸山和靈山景致的描寫基本麵貌一致,還杜撰出方寸山的動物獨沒有獅子、象和大鵬說明他們正好在獅駝國等等。其他的論據本人這裏就不贅述了。

首先,我要說的就是靈山和靈台方寸山根本就不是一個地方。靈山屬於天界的範圍,而靈台方寸山卻是在地上。書中第八回,如來要舉辦“盂蘭盆會”時,對諸佛、阿羅等曰:“自伏乖猿安天之後,我處不知年月,料凡間有半千年亦。”從這裏看出,靈山不是凡間,是在天上,所以和凡間的紀年法是不一樣的,故如來不知天上的年月,而隻是粗略的估計出凡間有五百年之久。如果上述不足以讓您明白的話,我們在往下看第七十七回,孫悟空請如來收服獅駝國三位魔頭時,如來遂讓阿儺、迦葉去請文殊和普賢一起去收服妖怪。二菩薩見到佛祖後,如來道:“菩薩之獸,下山多少時了。”文殊道:“七日了”。如來道:“山中方七日,世上幾千年。不知在那廂傷了多少生靈,快隨我收他去。”這樣看來文殊菩薩是天上的神仙,文殊菩薩的道場是在五台山上啊。大家這下就明白了,五台山是屬於天界範圍之內的。那麼靈山、峨眉山、須彌山等都是在天界範圍之內的。可以看出,普賢、大勢至和觀音菩薩的駐所都是在天上。莫非是因為山比較高,上半部分已到天上雲間,所以算作是天界範圍,這個就不得而知了。所以說如來的靈山是一座天上的仙山,而菩提老祖的靈台方寸山卻是地上的一座仙山。有人就會說了,菩提祖師的駐所很可能也在天界。

我告訴你,靈台方寸山卻不在天界,而是地上的一座仙山。這個是為什麼呢?且看第二回,菩提祖師講道時,悟空聽到妙處忍不住癲狂躍舞時,祖師問他,你到洞中多少時了?悟空道,他常去山後打柴,見一山好桃樹,在哪裏吃了七次飽桃!說明悟空已經在方寸山待了七年了,還沒有和祖師學到長生不老之術。本回還有一處,當悟空和師兄弟賣弄本領時,被祖師發現後。祖師要趕他下山時,悟空說,上告尊師,我也離家有二十年矣,雖是回顧舊日兒孫,但念師父厚恩未報,不敢去。悟空出生在花果山,遊曆三大部洲,全部是在地上活動,在他的思維裏的二十年即是凡間的二十年。

再看悟空辭別師父,回到花果山,見到了孩兒們。大小猴子圍住悟空說,大王你好寬心!怎們一去許久?這個許久的意味著好些年了。肯定不會是天上的二十年,如果是的話,則可以推出悟空離開花果山已經20*360年。這樣的話,花果山上的哪些猴子估計早就見閻王了,他們這些凡猴沒有修練過,怎能活7000多歲啊??按照日後悟空取經時,曾經說自己大概千歲年齡,也能說明這裏的二十年即是地上的二十年。當悟空打敗混世魔王,發現被混世魔王掠來的四五十個小猴子時,小猴子們的話更證實了孫悟空離開花果山的時間長短。悟空道:“汝等何為到此?”眾猴子道:“我等因大王修仙去後,這兩年被他爭吵,把我們攝將來…”,說明了孫悟空離開花果山的年數不會超過幾十年。可以看出,孫悟空離開花果山和在靈台方寸山所待的年數基本上一致。

所以,菩提老祖駐所靈台方寸山和如來的駐所靈山根本就不是一座山。吳閑雲的其他有關如來就是菩提的猜測的論據,都是基於靈山和方寸山是一座山作為依據,然後根據書中的一些模棱兩可的文字妄加推斷出來的,基本上都不具有任何說服力。

從書中我們了解到,孫悟空學藝完成到其大鬧天宮不過三百年,可以知道天界頂多也就過了一年而已。即使如來從菩提老祖變換角色到佛祖,時間也比較緊迫,難度可想而知。不要跟我說,如來上天後不到半年時間就將佛教搞的如此實力強勁,要知道玉皇大帝可是與天同齡啊!

菩提老祖根本就不是如來佛祖。那他到底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