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什麼是食療(1 / 1)

食療,是中醫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東方文化中的瑰寶。在上古時代,食物與藥物是分不開的。當時,人們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便是覓食,以維持人類最基本的生存與繁衍。在漫長的覓食過程中,人們逐漸發現食物不僅可以填腹充饑、維持生命,而且還可以預防疾病、醫治疾病,起到藥用的功效,這就是中醫學常說的“藥食用源”。

後世雖然對食物和藥物有所區分,但日常生活中的很多食物,仍然被醫家所采用。例如我們日常食用的生薑,其具有辛散發汗、解表散寒之功效,對風寒感冒患者,有很好的療效;大蔥具有發表升陽、祛風解毒之功效,對風寒所引起的頭痛、鼻塞很有療效;胡蘿卜性平,味甘,具有降低血脂、促進腎上腺素合成、改善冠狀動脈血流量的功效,是治療高血壓、冠心病、高脂血症的有效食物;南瓜中所含的成分可促進人體內胰島素的分泌,對糖尿病的治療,非常有效;狗肉性溫,具有益腎壯陽、除濕祛寒的功效,對風濕性關節炎很有療效;西瓜性寒,味甘,具有清熱解毒、止渴祛煩的功效,同時又對小便不利、暑熱煩渴很有療效;香蕉具有滋陰潤腸的功效,對便秘患者的治療很有效等。

溫馨提示:

隨著科學的發展,食物中所含的營養與功效得到進一步發掘,人們不僅對怎樣吃感興趣,而且對吃什麼有營養、吃什麼可以預防和治療疾病更感興趣。這充分說明了人們對飲食保健有了更深刻的認識。了解食療的作用,就可以通過飲食更好地促進我們的健康,增強體質,減少疾病的發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