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文帝懦弱無剛,好謀無斷,偏聽偏信,確實不是一個好皇帝。”
建文帝會削藩,朱棣也會削藩。
隻能說老朱藩王為大明屏障,守禦邊疆的想法很好。
但是後世的子孫卻並不認可,畢竟這對於想要中央集權的皇帝而言,威脅太大了。
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
怎麼能夠讓他人來瓜分皇權!
並且誰也不能保證自己的後世子孫一定能夠壓服各大藩王。若是碰上不肖子孫,那麼很容易就會被取而代之。
再說建文帝,明明掌握著大好的形勢,但為何偏偏讓朱棣完成古往今來前所未有的壯舉,成為第一個以藩王之身造反成功當上皇帝的人。
就是建文帝太過優柔寡斷,太過自相矛盾,偏信腐儒,沒有人君之相。
還要複周禮,進一步削減稅負。簡直是被黃子澄,齊泰,方孝孺這幾個文人腐儒耍的團團轉。
如此沒有謀斷,安能不敗!
所以,朱由檢自然不可能讓朱允炆繼續當皇帝。
畢竟若是讓朱允炆繼續當皇帝,係統可就要將方孝孺這幾個名為大儒,實為自私自利,內心險惡之徒獎勵給他了。
“李景隆你下去開城門,讓老四入城。等老四入城之後,就讓他來見咱,咱有話跟他說。”
聽了朱由檢的話,老朱心裏頭自然有了決斷了。
在親情之前,老朱更重大明的國運。
既然朱允炆如此不堪,那麼他就不可能讓朱允炆繼續當皇帝。
不然誰知道大明會被朱允炆折騰成什麼樣。
北元如今仍舊威脅著大明,沒有一個強而有力的皇帝,是不可能讓大明安定下去的。
國朝初期,大明更需要的是一個果敢強硬的君主。
守成之君,不適合現在的大明。
甚至於朱允炆在他看來,連一個守成之君都當不好,明明優勢盡在,卻是大敗虧輸。
這種人若是當皇帝,實非大明之福!
聞言,李景隆當即就愣住了。
他有些不敢置信的看向老朱,不敢相信老朱竟是舍棄了建文帝,這是準備立燕王朱棣當皇帝嗎?
“還不快去,還愣在這裏幹什麼?莫非想要抗命嗎!”
“罪臣不敢!罪臣這就去燕王殿下軍前傳旨!”
李景隆恭敬領命,顧不得去擦額頭的塵土血漬,更顧不得整理儀容,趕緊退出城樓。
~~~~~~
等到出了城樓,李景隆看向天空上的烈日,忍不住的長出一口氣,才感覺自己這是活了過來。
此時即使烈日高照,蟬鳴陣陣,但他仍舊忍不住的打了一個冷戰。
渾身汗水森森,好像是剛從水裏撈出來一樣。
這個時候,李景隆也看到了台階處跪著的親兵副將。
“周福,傳令下去,開啟城門,帶親兵隊隨本將出城傳旨。”
李景隆也沒有去怪罪周福,因為周福是認識老朱的,麵對老朱,別說是他的親兵,就是他老子在這裏,也得大義滅親。
卻說這個時候,
應天城外,燕王大軍十數萬,在丘福,朱能,等人帶領下將應天城團團圍住,可以說就是一隻蒼蠅都飛不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