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在北京(2 / 3)

我想象著她到了我的地盤。兩眼一摸黑,還不得任我擺布。

小算盤打的不錯,剛開始還挺奏效,什麼事都依賴於我,沒有我她簡直活不下去的樣子。可是現在的她翅膀也硬了,脾氣也大了。動不動就對我吆五喝六,呲牙咧嘴。可是,沒有她我活不下去。

這不老婆早上還在叨嘮,讓我下班後早點回家。這段時間公司裏一直忙的夠嗆,整日跟機器似的高速運轉,仿佛工作的壓力真的變成了電,變成了水,變成了配件,變成了油等一切能量,老板拿著鞭子一揮,這些能量就無窮無盡,關鍵不用花錢。

一進公司,就能看見正對著的一麵牆上寫著六個大字,愛國、愛廠、愛家。這就是我們公司大力倡導的企業文化。把愛廠提高到愛國的高度,讓我想起愛廠光榮,不愛廠可恥的口號。我倒是愛廠如愛家,可老婆不幹,天天罵我不著家。並說了一句令人深思的話,她說:“你們公司為什麼不提‘愛老婆如愛廠’這樣一個口號呢?就在不久前,國內某知名大企業有兩名員工因受不了如此先進的企業文化而跳樓自殺。從而引發了以人為本的思考。

說實在的,在金錢麵前人大多變成了魔鬼,以人為本,那不是魔鬼們要考慮的事情。他們隻要MANEY。更多MONEY。

老婆是自家人,很感謝她沒用鞭子。她直接拿出法律要挾我,說要去找婦聯,找組織來解救她這個受苦受難的家庭婦女。

領導的三令五申加上老婆的冷嘲熱諷,一陣緊接一陣的電話鈴聲成了每天都要演繹的交響樂。足以驚天地,泣鬼神,可偏偏人類自己不驚不泣。

我下意識的看了看時間。快到五點半了。馬上就下班了。就像一個犯人服刑期滿,馬上就要重獲自由的感覺。我站起來,伸了個懶腰,又向下拽了拽褲子,感覺一天終於沒白忙活,一天的工資又掙到手了。拉開門往出走,就在拉門的那一刻,衝進來了一個人,差點和我撞個滿懷。

進來的人是我們劉總,還來不及和他打招呼,他著急上火的說:“趙兒,快,去接一趟肖雨。我今兒有事,去不了。”

沒等我回答。他又補充說:“你知道她上班的地兒吧!金融街。”。

肖雨是他老婆。好像我不知道她老婆在金融街上班似的。非又要浪費他的口舌再說一遍。公司裏上上下下都知道劉總有一個能幹的老婆,在北京著名的金融街的一家外企當經理。劉總像是得了健忘症,見誰跟誰說一遍,記得我老婆小玉才來北京時,他拉著我們去吃飯,等到飯都已經吃完了,他對他老婆的讚美之情還沒表達完畢,小玉第一次聽到居然有一個男人對自己的老婆這麼欣賞,不由的肅然起敬。我看她飯沒吃多少,光顧著崇拜了。

這個劉總是我們公司的創始人,和很多有錢人一樣,在市場經濟發展的初期,他獲得了他的第一桶金。但隨著暴利時代的結束,他不得不選擇更強大的資本來作後盾。就這樣他找到了國家某部委合資。

讀小學時,老師教導我們:國家利益高於一切。想必劉總也是本著愛國的這樣一個理念,悲哀的屈從於老二的位置。想當初,辛辛苦苦創辦公司,好不容易打下一片江山,而如今卻拱手讓給別人。就像一把屎一把尿扶養大的孩子,卻認了別人做爹,心裏怎能不心酸呢?

但劉總決非一般人,他自我安慰的能力超乎想象,他以追求利潤最大化的純商人的角度來告訴大家,他得到了回報,同時,他又以哲學的辯證唯物主義來證明他的選擇是出於他的哲學家頭腦,而非委曲求全。很顯然,他受西方經濟學毒害太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