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一千多個日日夜夜的煎熬和祈盼,《律師是怎樣煉成的》終於出版了。
三年前的一天,我去法院辦完案,乘坐公交汽車回家。當我拖著疲倦的身軀進入了人滿為患的車廂裏時,兩個不知姓名的年輕人爭相給我讓座。當時,我竟忘記了對讓座的年輕人致以謝意,這成了一件憾事。
回到家中,我久久不能平靜,麵對鏡子,仔細照看,滿目滄桑,兩鬢斑白。我慨歎道——歲月蹉跎,我已老朽矣。
我出生於三年自然災害期間,屬於“生下來就挨餓,上學沒著落,畢業就插隊,回城沒工作”的一代人。清貧的生活,沒能阻止我對知識的渴望,讀書成了我一生的愛好。十六歲高中畢業,便到建築隊當勞力工,飽嚐了生活的艱辛,但沒有學會鉤心鬥角、兩麵三刀。隨著年齡的增長,順應改革開放的潮流,我學法律,學心理學,弄文憑,評職稱,當先進,備感生活的不易。我不懂厚黑之學,也不會官場之道;既不會諂媚之術,也不會阿諛奉承;既不能左右逢源,也不會八麵玲瓏;既不會倒買倒賣,也不會聚斂錢財;既不會上下其手,也不會顛倒黑白,隻有錚錚鐵骨,滿腹經綸。在追名逐利的年代,我屬於異類,與社會潮流格格不入。臨近退休,仍是一個小科員,初級職稱,一介書生。除了出入法庭,為當事人代理民事案件,在報刊上發表一些短文,做一些心理谘詢,搞一些講座之外,再沒有什麼可炫耀的事情了。日月如梭,歲月蹉跎。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裏路雲和月。失去的是歲月,學會的是思考。丟掉的是青春,得到的是教誨。——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經曆了太多的人和事,經曆了諸多的風風雨雨,代理了諸多的民事案件,做多了心理谘詢,天命之年,我才有所感悟——童年是一場夢,少年是一首歌,青年是一幅畫,壯年是一首詩,中年是一杯酒,老年是一本書。幼小時身體孱弱,天命之年肩不能挑擔,手不能提籃,身無縛雞之力,唯有讀書、寫書尚可。
閑靜之餘,我在苦苦思索,機會常常與我擦身而過,我沒有注意到它,即使我注意到它,也沒有抓住它,這就是失敗的原因。成功有價值,失敗的教訓也有價值。是周旋於法官與當事人之間,奔波於法庭鬥室,還是創作一部以訴訟為題材的長篇小說,予世人以思考和啟迪,在更大的時空展示我們的時代特征,以引起社會的審視和思考。如何促進法製的進步,如何創建我們的優秀文化,如何促進社會的文明進步,成了我一直思考的問題,這理所當然也是我義不容辭的責任。每一個人都是曆史的見證者,也應該是曆史的仲裁者。我有責任把它客觀公正地寫出來,使之進入人類曆史的智慧庫,以饗後世。“商女不知亡國恨,位卑未敢忘憂國”、“鐵肩擔道義,妙手著文章”。在這個願望的驅動下,我閉門思過,信手掂筆,進入了孤獨、寂寞、艱辛的創作生活。經過三年多學習、探究小說創作理論,逐漸掌握了小說的創作技法。經過三年多的心靈審視,經過三年多的心靈拷問,經過三年多的心靈撞擊,經過三年多的心靈呐喊,經過三年多的情感抒發,經過三年多的縝密構思、創作、熔煉、修改,《律師是怎樣煉成的》終於脫稿。
我堅信,《律師是怎樣煉成的》能夠與廣大讀者產生共鳴。
我堅信,《律師是怎樣煉成的》能夠成為廣大讀者的精神食糧。
我堅信,《律師是怎樣煉成的》能夠使廣大讀者益情、益智、益心。
我堅信,《律師是怎樣煉成的》能夠做到小說大理也。
我堅信,小說的生命力就在於它的藝術價值和社會作用。
我堅信,人生的意義就在於他的價值,沒有價值就沒有意義。
我堅信,“鐵肩擔道義,妙手著文章”是每一個現代作家義不容辭的責任。
我堅信,作家不僅是一個曆史的觀察者,而且應該是一個曆史的仲裁者。
我堅信,精神的力量是無窮的。
我堅信,人的意誌力是任何力量都無法戰勝的。
我堅信,不在乎我們得到了什麼,而在於我們做出了什麼。
我相信,法律,其實就是一種規則。
我堅信,立法的意圖就是維護社會的公平與正義。
我堅信,法律的真諦就是維護公民的權利。
我相信,法律是人製定的,也是為人而製定的,它需要人來遵守和執行。
我相信,法律是一把雙刃劍,它可能傷害原告,也可能傷害被告,還可能傷害其他無辜的人。
我堅信,每個人都獻出一點愛,我們這個世界將會變得更加美好!
出版過程中,得到了北嶽文藝出版社的支持與幫助,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謝。不足之處,還請司法界、文學界的同仁批評指正。
謝謝!
作者
(郵箱:[email protected])
二〇一一年八月十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