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朝自建國六百三十年,於亂世、治世乃至今日的盛世,離不開一代又一代英明的君王。
六百三十年前,天下亂戰硝煙不斷,百姓們四處躲避,過著居無定所的生活實是苦不堪言。
戰爭帶來的是血與淚,是寒冷孤獨是親人離散甚至是生命消散。在這個亂世,各路梟雄紛紛現世,在這盤名曰天下的棋局展開著智慧和血腥的鬥爭。
元霄正是在這個動蕩不堪的時代中出現,可是他一個人的出現能改變什麼呢,他改變了整個天下人的命運。元霄自幼便成了孤兒,他的童年生活在他記憶中是非常不幸悲慘的,這也使他從孩童時便明白了生活的艱辛,養成了堅韌不屈忍耐的性格,為了活下去他可以不擇手段,為此付出任何代價也在所不惜,但他真的很聰明也可以說他非常的有心計,這段在他認為屬於灰色的經曆直到他26歲時結束。元霄投靠了當時算是稱霸一方頗有實力的梟候自此開始了真正在棋局上的廝殺。
沒有人知道他到底付出過什麼代價,從一個隻能讓你殺向何方便隻有衝鋒的小兵一步一步慢慢的往上爬,踩踏著無盡的屍體,劍鋒上崩開著的無數缺口,他記不起來他究竟殺過多少人雙手上沾過多少人的鮮血。元霄這個名不見經傳的小人物,曾經就如螻蟻般的存在,一點一滴的成長積蓄著力量,也不知是什麼時候開始悄無聲息的在這個舞台上慢慢嶄露頭角,從稍顯崢嶸到讓所有人正視。在人前元霄沒有表現過一絲一毫的軟弱,他狠、慘無人性、不擇手段,元霄不在乎別人說什麼,他隻要勝利他隻要活著站到最後。
‘元霄’這個名字可以讓他的敵人為之顫栗是惡魔的象征,但最重要的他是一個不朽的輝煌傳奇,他是真正意義上結束了這個亂世的人,還給了一個天下百姓在夢中都會做夢夢到的和平,他們期待許久的沒有戰爭不用在看到身邊親人離開的和平。
元霄在他56歲時正式稱帝建號於徽,開創了一個龐大讓天下人都必須朝拜的皇朝。
元霄為帝在位五年,後離世。於史記上記載乃:隱疾突發,不治而亡,哀兮,痛兮,舉國嚎哭;不過這其中是否另有隱情便不為人知了。
元霄共有五子,後第四子元治繼位,在當時也不知從哪傳出些許留言蜚語,其實元霄在世時倒是對第二子元安頗多疼愛私下裏也有將皇位傳與元安的意思,而元治平時倒顯得有些低調一直不甚張揚,凡事皆循規蹈矩不出錯也不突出。而就在徽帝離世第三日後由當朝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宰相李有懷在紫徽殿頒發了徽帝臨終聖旨,由第四子元治為帝,實屬眾人意料之外。當後世翻閱史記時看到了這麼一句話:徽帝逝,四子繼位,其心其行頗得徽帝之承:讓後人疑惑不解。
元治繼大統後自號為厲,猶如變作另一人似的,完全不再是曾經那位低調沉默的四皇子,變成了雷厲風行威嚴霸道的皇帝,大刀闊斧的改革、不留情麵的裁決,開始了繼徽帝之後另一位讓後人肅然起敬的厲帝的傳奇一生。
厲帝在位共十九年,期間不畏勞苦每日批閱奏章於深夜實在是嘔心瀝血,而眾臣子心中不忍則每隔兩日在紫徽殿諫勸厲帝,更有甚者以死來表達擔憂之意。史記曰:厲帝賢,批閱奏折而夜深不得寐;臣子憂,冒死相勸。
厲帝一生,稱帝十九年,享年四十六歲。為徽朝打下了堅不可摧的基礎,乃是以後盛世的重要關鍵。
厲帝有十個兒子,而厲帝在世時已經宣布了立二子元堯為太子,所以厲帝去世,元堯繼位,號堯帝。
堯帝稱帝在位三十六年,後傳與第五子,號文安帝,而後更有建安帝、武仁帝、懷賢帝、武安帝等。
從前朝(chao)到今朝(zhao)經過無數先賢祖輩們付出的努力,時至今日徽朝儼然已經成為天下第一帝國,囊括著無邊無盡的疆土,朝堂上有數不清的股肱賢臣,忠臣良將金戈鐵馬寫不出的風流寫意與意氣風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