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延河。
家嶺:指王家嶺。
棗園:棗園曾經是中共中央書記處所在地,位於陝西省延安市城西北8公裏處。棗園原是一家地主的莊園,中共中央進駐延安後,為中央社會部駐地,遂改名為“延園”,現舊址大門石柱兩側尚有康生所書“延園”二字。1944年至1947年3月,中共中央書記處由楊家嶺遷駐此地。
背景:2011年9月22日,作者隨中共東城區委黨校中青班到延安學習參觀。延安是中央紅軍長途征戰的落腳點。是抗日戰爭、解放戰爭的出發點。延安精神是中華民族精神寶庫中的珍貴財富。《信念寶塔》表達了筆者對革命聖地以及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敬仰之情。
巫山一段雲
沕沕霏微
澄澈山中灑,
霏微雨落篷。
風清山冷站簾坪,
遐想不勝情。
沕沕雲煙水,
轟轟機鳴聲。
電能總部送光明,
點亮進京程。
注釋:《巫山一段雲》,唐教坊曲,原詠巫山神女事。後用為詞牌。重頭小令,四十四字,前後片各三平韻。
沕沕:即沕沕水電站:在河北省平山縣境內,其發電供當年黨中央西北坡總部所用。
霏微:飄灑,飄溢。
簾:這裏指水簾洞。
遐想:超越現實做高遠的想象。
總部:西柏坡黨中央、中央軍委所在地。
背景:2011年9月2日至3日,參觀位於河北省平山縣境內的沕沕水電站。這是一座革命戰爭年代為西柏坡中央總部供電的水電站。觀看水電站周邊環境,了解水電站基本功能後感觸良多,故作本詞留念之。
采桑子
霧中看海
會逢其時往觀海,
大霧蒙蒙。
未肯作晴,
傷透眾多看海兄。
獲知霧散天明也,
殘月初升。
祈禱神靈,
但願天空永遠醒。
注釋:《采桑子》又名《醜奴兒令》、《羅敷豔歌》、《羅敷媚》。雙調四十四字,上下闕各四句三平韻。
祈禱:信仰宗教的人向神默告自己的願望,祈求免禍降福。
背景:《霧中看海》寫於2011年夏,本意表達“觀海”的情況和對今後的預期,同時表達了對世間公平的一種渴望。
采桑子
柔情中秋
陰晴圓缺時時有,
歲歲中秋。
又到中秋,
相聚歡喜離別愁。
三十年後清風夜,
年年小樓,
再憶小樓。
明月江天一片柔。
注釋:《采桑子》:又名《醜奴兒令》、《羅敷豔歌》、《羅敷媚》。雙調四十四字,上下闕各四句三平韻。
清風:清微的風;清涼的風。《詩·大雅·烝民》:“吉甫作誦,穆如清風。”毛傳:“清微之風,化養萬物者也。”
小樓:這裏是代指原來見麵或約會的地方。
背景:《柔情中秋》寫於2011年中秋。展現了中秋團圓的美好願景,麵對佳節美景與今後的幸福生活,撫今追昔重憶起三十年前與愛人相識的場景。包含著患難夫妻同甘共苦、榮辱與共的忠貞情感。
采桑子
中青班
輕舟短棹遊書海,
明淨中青,
篤誌中青。
發奮圖強融彙乘。
時間荏苒冬春謝,
俯仰人生。
相為人生,
明月煙雲寒暑情。
注釋:《采桑子》:又名《醜奴兒令》、《羅敷豔歌》、《羅敷媚》。雙調四十四字,上下闕各四句三平韻。
棹:劃船的一種工具,形狀和槳差不多。
篤:忠實,一心一意。
乘:駕乘。
相為:指互助。
背景:2011年9月4日至11月5日,根據北京市東城區委組織部的安排,筆者參加東城區委黨校2011年第二期中青培訓班培訓。在學習期間,對中青班的學習情況和同學們的思想狀況有了比較深感的認識,同學之間相互學習、珍惜友誼,呈現出互助有為、奮發向上的“中青”精神,故作詞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