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韻人生7(2 / 2)

憶江南

春情翠洞

大石洞,

喜怒樂哀留。

巒峰疊嶂節翠在,

柔情碧水琴瑟幽。

能不憶此情?

注釋:《憶江南》本為隋唐時期詞牌名,單調二十七字,三平韻。中間七言兩句,以對偶為宜。

大石洞:國防科工委第二十四訓練基地,在昆明的東北部,因有一洞而得名,隨當地老鄉稱駐地為大石洞。

巒:連著的山。

嶂:重疊的山峰。

節:氣節。

翠:綠色,亦泛指青山。

琴瑟:琴與瑟均由梧桐木製成,帶有空腔,漢宮琴瑟絲繩為弦。古人發明和使用琴瑟的目的是順暢陰陽之氣和純潔人心。這裏指感情和諧。

背景:1986年8月至1996年12月,筆者在國防科工委訓練基地學習工作生活十年有餘。在這一生最為寶貴的十年裏,留下了自己成長的足跡和喜怒哀樂,也感悟了人生的許多哲理。播灑下愛心,也收獲了黨的培育和首長戰友們的關懷,對訓練基地懷有感恩之心。

唐多令

雁棲早春

新綠滿營園。

花開百鳥喧。

又一年,四季開端。

都道早春氣候好,

勝不過,院中天。

鐵馬過山川。

角聲蕩宇寰。

又一晨,雁棲人瀾。

今為航天勤奮鬥,

豐羽翼,在搖籃。

注釋:《唐多令》,詞牌名,也寫作《糖多令》,又名《南樓令》,雙調,六十字,上下片各四平韻,亦有前片第三句加一襯字者。

營園:指中國人民解放軍總裝備部指揮技術學院。

雁棲:雁棲湖,在北京懷柔區境內。總裝備部指揮技術學院坐落在雁棲湖畔。

羽翼:翅膀。豐羽翼指學本領。

背景: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科學技術工業委員會指揮技術學院(1998年後改稱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總裝部裝備指揮技術學院)主要任務是為全軍培養裝備指揮管理人才,為國防科研、軍事航天係統培養高級工程人才。依據1992年國防科工委下達的編製調整命令,1996年12月26日,原國防科工委訓練基地的士官大隊搬至學院,成立士官係。《雁棲早春》通過對學院春天的描寫和讚美,表達了作者對歸建後軍旅生涯的美好向往。

霜天曉角

歸建情

軍列鴻雁,

歸旅梅針箭。

一路舊愁新怨,

長亭道,情難斷。

意深山水眷,

友情別淚麵。

今日落花傷離,

為的是,沉積澱。

注釋:《霜天曉角》,詞牌名。又名《月當窗》、《長橋月》、《踏月》。越調,仄韻格。各家頗不一致,通常以《稼軒長短句》為準。雙調四十三字,前後片各三仄韻。

歸建:指國防科工委訓練基地歸屬指揮技術學院。

梅針箭:全長二尺九寸,頭為鐵製,與角頭箭箭頭相似,杆以楊木製,羽以雕羽製。清代弓射箭。

長亭:亦稱十裏長亭,古人送行餞別之地。

積澱:積累沉澱。

背景:部隊精簡整編,國防科工委訓練基地士官大隊歸建指揮技術學院。1996年12月中旬由昆明踏上北上的列車,歸建的心情十分迫切,但在列車上增添了“舊愁新怨”,回憶起別離訓練基地和戰友時的場景,故有此作。

采桑子

休閑雁棲

雁棲旭日輕舟啟,

碧水朝懷。

楊柳堤排,

湖麵漣漪飛鳥來。

無風短棹夕陽返,

靜謐樓台。

暉影入懷,

無盡紅光北岸來。

注釋:《采桑子》:又名《醜奴兒令》、《羅敷豔歌》、《羅敷媚》。雙調四十四字,上下闕各四句三平韻。

雁棲湖:位於北京郊區懷柔城北8公裏處的燕山腳下,每年春秋兩季常有成群的大雁來湖中棲息,故而得名。

漣漪:水麵微波。

棹:劃船的一種工具,形狀和槳差不多。

靜謐:寂靜,平靜。

背景:部隊精簡整編,國防科工委訓練基地士官大隊歸建指揮技術學院。1996年底搬遷。部隊自雲南尋甸抵達長城腳下雁棲湖畔的學院駐地。《休閑雁棲》借雁棲春色的描寫,抒發作者對院校新生活的讚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