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1章(1 / 2)

蔣介石非常清楚宋美齡所說的事情,即閻錫山兼任平津衛戍總司令以後,平津兩市的稅款從未上交中央,一直留用於晉軍的發展。這樣做的結果,肥了閻錫山,卻減少了中央很大的一筆收入,長此以往,結果是不堪設想的。可是苦於時局的艱危,蔣介石也隻好吃個啞巴虧了。今天,宋美齡突然提起此事,他敏感地覺察到他的兩位財神爺——孔祥熙和宋子文一定想出了解決的辦法。為了通過讓宋美齡顯示才幹之途,達到他既定的政治目的,他有意地長歎了一口氣,說:“我何曾不明白這其中的利弊啊!一是鞭長莫及,再是北伐時節閻老西曾墊付過三千萬元作軍費。我把事情做得太絕了,就等於把閻老西往反我的路上逼,得不償失啊!”

“哈哈……”宋美齡突然發出了少有的得意笑聲,“難道你就想不出兩全之策嗎?”

“難啊!”蔣介石知道火候到了,再次無可奈何地長歎了一聲,“夫人,請把你的兩全之策說出來吧?”

“建議統一稅製,劃分為國家稅和地方稅兩種,借此把平津的稅收大權收歸中央。”

“如果閻老西提出平津衛戍部隊所需的餉項之事呢?”

“由中央財政部撥發。”

“宋子文的手裏有那麼多的錢嗎?”

“撥發一兩個月總是可以支撐的,至於以後的事嘛,”宋美齡狡黠地一笑,“達令!下邊的話還用我說明嗎?”

“不用了,不用了……”蔣介石的臉上現出了欣慰的笑容。

“另外,”宋美齡突然又變得嚴肅起來,“對張學良的策略想周全了嗎?”

蔣介石為了掏盡宋美齡的所謂高見,有意地裝出一副十分為難的樣子,隨著歎氣之聲又搖了搖頭。

“算了吧!還給我留一手啊?你的謀士早把你們密議的內容告訴我了。”宋美齡掃了一眼驚詫不快的蔣介石,“我不懷疑你們有拉住張學良的本領,但是如何解決你常對我說的問題:幾十萬東北軍的存在,始終是我心頭的一大隱患。我看你們還沒有提到議事日程上來!”

蔣介石何嚐不想消滅實力雄厚的東北軍啊!削藩編遣會議失敗了,李宗仁和馮玉祥又相繼興兵發難,閻錫山乘機搗鬼,保存、擴大晉軍的勢力,朱毛紅軍又利用內戰的時機發展了地盤,擴充了實力……一句話,沒有時間,也沒有力量消滅東北軍。他沉思了片刻,伸出兩隻手,哀歎地說:

“我現在隻有這兩隻手,需要我按十個跳蚤,如果是同時下手,就一定會失敗。怎麼辦呢?隻能分輕重緩急,逐次消滅之。從目前的局勢看,我不僅不能把張學良推到對立麵,而且還要借用他的東北軍,對付北方的實力派馮玉祥和閻錫山。”

“難道你不會假借他國之手,既能消滅東北軍的實力,又能把張學良推到你的身邊,進而還能借用他的力量威懾馮玉祥和閻錫山,達到這樣一石三鳥的奇效嗎?”

蔣介石愕然了,他望著微笑不語的宋美齡,蹙著眉頭想了好一陣子,心中有數了,嚴肅地問:

“夫人,我能假借哪國之手,收到你所說的一石三鳥的奇效呢?”

“蘇聯!”

“蘇聯?”

“對!”宋美齡驀地擲掉手中的煙蒂,緩緩地站起身來,邊踽踽踱步邊說,“據美國朋友提供的情報說,張學良的部屬決計借收回中東鐵路,向蘇聯紅軍宣戰。這樣一來……”

“無論是勝是負,東北軍都要付出巨大的代價!這我清楚。”蔣介石說罷再一次地把眉宇蹙就,漸漸地陷入了沉思之中……

“達令,你怎麼啦?”

蔣介石未做回答,依然深沉地凝思。

“你難道不相信嗎?據美國朋友分析,隻要東北軍和蘇聯紅軍一開戰,陷入蘇聯和日本包圍之中的張學良就隻有一條路可選擇,那就是依靠我們。”

蔣介石微微地點了點頭,他那疑慮重重的麵部表情似乎是在說:“這我懂!”

“達令!這樣不出本、淨賺利的一石三鳥的買賣,還有什麼可猶豫的呢?”

“蘇聯不一定會上我們的圈套!”蔣介石終於說出了自己的疑慮,“不久以前,張學良的部屬驅逐了他們在中東路的人,查抄了他們的領事館,可他們呢?仍然高喊友誼,毫無訴諸軍事解決的跡象!”

“哎呀呀,你怎麼會聰明一世,糊塗一時呢?”宋美齡走到蔣介石的身旁,“這就需要你從旁加溫,促使這鍋米飯早一天揭鍋了!”

“夫人,我從何處加薪助燃呢?”

“一、宣布和蘇聯斷交,迫使蘇聯兵戎相見。二嘛,就是用你的地位和擅長的本事,促使張學良和蘇聯宣戰了。”

“你……真是我最好的參謀長了!”蔣介石挺直脊背,快意地大笑起來……

此時,讓我們再來看看躲在北平靜觀時局的閻錫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