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另一方麵,為保持成本領先的優勢地位,傳媒組織有可能因此背上沉重負擔。為了獲得規模經濟,需要為能帶來成本優勢的現代化設備再投資。
從長期的觀點看,競爭對手也可能進行諸多嚐試以降低成本。這意味著,實行低成本戰略的傳媒組織必須付出更多努力。
此外,為了降低成本,將可能導致信息產品缺乏獨特性。例如,許多人批評鳳凰衛視的節目缺乏有影響力的獨家節目,這無疑會影響到鳳凰衛視今後的競爭力。相反,追求高品質的獨家新聞則意味著投入的擴大,而回報更可能是一個長期過程。媒體產品大規模銷售、是易消費品的特點,使受眾更看重於媒體品牌及產品內容的差異化。這使得追求低成本的傳媒組織麵臨著兩難選擇。
有鑒於此,實行成本領先戰略的傳媒組織必須恰當處理成本控製與差異化的關係,尤其當突發事件發生時。例如,雖然FOX電視頻道(隸屬於新聞集團)以低成本的談話類節目而在美國電視業迅速崛起,但當2003年3月伊拉克戰爭爆發後,公司不惜投入大量資金與人力,以旋風式的戰地報道牢牢抓住了美國觀眾,一度超過電視新聞巨頭CNN。2003年4月,福克斯新聞頻道平均收視觀眾達68.4萬,而CNN為55.5萬,躍升為收視率排名第一的新聞節目(參見本章專題實例53)。
專題實例5-3CNN:經受競爭考驗
20世紀90年代始,CNN的霸主地位正經受其競爭對手的挑戰。
本案例研究了CNN如何成為電視新聞領頭羊,在競爭日趨激烈的環境下又是如何應對直接競爭者的。
差異化戰略:確立電視新聞霸主地位
20世紀80年代以前,美國電視上流行的是體育、電影和肥皂劇。
1980年,泰德特納大膽投資創辦新聞電視網。他的合作夥伴——斯科菲爾德在電視新聞的天才智慧直接推進了CNN的成功。
斯科菲爾德確定的CNN目標是:“從今天往後,總統和國王、首相和外相、五角大樓、國會、媒體、公眾,將都不得不(將電視)調到CNN”。他招攬了一大批剛出校門的大學生們,用大家的激情支撐起CNN24小時的不停運轉,同時卻向他們支付廉價的報酬。
在80年代最重要的曆史事件中,如裏根遇刺、伊朗人質事件、探險者爆炸事件等等,CNN都是見證人。CNN開創的全天候連續新聞播報方式,徹底改變了人們看待、了解和參與世界進程的方式。20世紀80年代初,古巴總統卡斯特羅寫信給泰德特納,稱讚CNN“是最公正的新聞來源”。
通過遍布在全球42個城市分支機構的攝影記者,CNN將世界每一個角落的新聞迅速傳遞到觀眾眼前,尤其是第一次海灣戰爭期間,CNN成為全世界了解戰爭進程的權威機構,同時也成了讓世界了解事件真相的代名詞。
目前,CNN是世界知名的全球新聞電視台:電視觀眾超過10億,節目以12種語言播出,在全球42個大城市擁有超過150名專業通信記者,海外工作人員超過1000人,這些力量超過ABC、CBS、NBC和福克斯新聞頻道的合計。
競爭對手的出現
MSNBC(NBC與微軟合資的有線電視台)、CNBS和福克斯新聞頻道(FOX,新聞集團所有)出現之前,CNN是美國有線電視壟斷者,它以其鮮明的24小時電視新聞特點,與美國傳統的三大電視網(CBC、ABC、NBC)相抗衡。但1986年以後,電視新聞不再是CNN的特權,伴隨著三家後起之秀的逐漸壯大,CNN的霸主地位受到挑戰。
被視為CNN王牌的夜間財經節目“MoneyLine”2001年的廣告收入比上年下降了11個百分點,而CNBS的同檔節目“BusinessCenter”
的廣告收入在同期卻翻了一番。2002年以來,CNBS勢頭不減,借由道瓊斯公司提供的獨家信息,在收視率上已經進一步拉開與CNN的距離。據尼爾森媒體調查公司統計,2002年第一季度BusinessCenter共有34.7萬名觀眾,而MoneyLine隻有29.6萬。同年第二季度,CNN的觀眾比去年同期下跌2%,而同時期福克斯新聞頻道和MSNBC的觀眾人數卻分別上升62%和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