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香染麝聞細喘,枕膩殘紅見玉肌。”
兩人的青絲糾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如膠似漆、難舍難分。
仿佛是一葉扁舟在熱浪中反複顛起、落下。直至這熱浪終於吞沒了所有意識……
慕芷粉嫩的指甲在他光滑的背上留下幾道新鮮的劃痕後,終於是無力地垂了下去。
宛若幽曇的體香濃鬱得充滿了整個錦帳,裹挾著兩人共同奔赴這人間極樂……
…………
婚後一個月,慕芷把濟民堂交給了冷大夫,帶著玉臨風遊山玩水,順便視察青州醫署的建造進度。
因為是大月第一個民間醫署,又是陛下認可的事情,青州知府格外重視,督辦得十分盡心。
慕芷瞧了幾次,非常滿意。她如今隻要廣納賢才就成。
此事卻沒有想象得那麼容易。曆來名醫都是家學淵源,父子相傳或者師帶徒,哪有大夫願意把自己的所學無私地教給陌生人?那不是砸自己飯碗嗎?
因而慕芷張貼了醫署招人的告示後,許多天都沒有人揭榜。
無奈之下,隻好向皇帝陛下求援,從太醫署要了兩個德高望重的老太醫。
她大哥沈慕煙聽說後,說動族人,不聲不響從族裏挑了兩個醫術高超之人送來。
後來,慕芷幹脆拋頭露麵,施展美人計。
她就像個金字活招牌似的,不多時就來了許多年輕有為的大夫表示願效犬馬之勞。
慕芷偷偷樂。不管那些人對她有什麼心思,先騙來再說,後麵入了正軌,她就找人接任醫令了。
人多了後,慕芷甚至能精中選精,終於把先生們全都定了下來。
又一月後,青州醫署正式成立。青州知府、通判親來祝賀,並在各縣張貼告示。
所招收學子,不論出身,隻要通過入學考,便可以成為青州醫署的記名弟子。
沒有束侑,學子隻需出三餐費用即可。而醫署的開支,大半來自於朝廷,小半是慕芷自掏腰包。
不過對薑家而言,九牛一毛。就當積德行善了。
多培養一些名醫,好叫大月百姓都能看得起大夫,還能給寒門子弟多一條出路,也是利國利民的好事嘛!
此舉確實吸引了不少貧苦子弟前來求學。
慕芷也沒想到竟能如此爆滿。但醫署師資有限,如何選擇學子實在令人頭疼。遂寫信給她娘求救。
薑太傅將招收學子的條件細化了。比如年齡——不能超過而立之年。再比如德行——要求有德高望重之人作保。
另外入學考還加測了一卷,旨在觀察學醫的潛力。
如此,第一批學子二百人正式進入青州醫署學習。
而慕芷作為第一任醫令,想到自己年紀輕輕就要桃李滿天下,躲在講堂外麵看著青蔥蔥的好苗苗,笑得見牙不見眼。
玉臨風守在一側,看著她開心的模樣,也格外寵溺地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