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5章 人文聚焦(2)(1 / 3)

在一本《記者觀察》的書裏看到過關於範學靈的描寫,說範學靈的文章氣度不凡,說他憨厚、果敢和敏捷,而且又很精明。我對此也深有同感,範學靈的確是一個文化底蘊豐厚、又樂於付出和懂得收獲希望的聰明人。他無論到哪裏工作,都會把朝氣蓬勃的工作精神帶到哪裏,而且把工作幹得有聲有色,氣象萬千。天道尚酬勤,有為則有位。這句話可以說是範學靈人生的寫照,他雖然學了畜牧專業,卻一直沒有脫離過文化藝術這塊陣地,這可能是命運的安排,也可能是他骨子裏就有文化血脈。2002年,範學靈在中衛縣十五屆人大常委會第一次會議上以全票通過,由縣文化中心主任轉任為縣文化體育局局長,以致後來任中衛市政協副秘書長、辦公室副主任,市教育局副局長。在這樣的單位當領導,對學識和才能都是一種考驗,麵對眾多的文化精英和百多名校長,如若沒有文化底蘊做支撐,得到認可是相當困難的,而他得到的卻是大家的一致讚同。

俯仰無愧天地,褒貶自有春秋。全縣文化與體育合而為一,由事業單位變為行政部門,同時麵臨著新的發展機遇和困難。在新的領導崗位上,範學靈以“石蘊玉而山輝,水懷珠而川媚”的精神和情操,把文體工作站建在行政村一級,廣泛開展群眾性的文體活動,先後舉辦了全縣文體“三下鄉”活動、美影書畫藝術作品展、“昂首新世紀”城市電影周、“世紀彩虹”元旦大型文藝晚會、“世紀禮讚”迎新春文藝晚會、春節大型民俗社火巡回展演等係列活動28場次,尤其是2003年的全縣大型社火展演及比賽活動共有27支民俗社會代表隊參加,演出人員達15000多名,節目種類達16個之多,觀眾累計24萬人次,規模之大、檔次之高和藝術之瑰麗,都創造了中衛曆史上的高峰。中央電視台、新華網等新聞媒體進行了連續報道,為宣傳提高中衛知名度和打造地方文化品牌做出了新的貢獻。同時,他組建書畫廊、文化沙龍、聖賢文化藝術學校、秦腔藝術團等陣地,還轟轟烈烈地開展了“世紀彩虹”廣場文化活動,並頻頻組織文藝工作者下鄉演出,放映老百姓喜歡的電影,為豐富群眾文化生活開辟了新的陣地。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精心策劃和籌備,“寧夏黃河國際漂流節”在中衛拉開了序幕,全國乒乓球倶樂部超級聯賽、文化禮儀形象使者大賽、連續三屆的農村文藝調演、管弦樂表演大賽等大型文化活動都取得了圓滿成功。特別是在“寧夏黃河國際漂流節”活動中,他千百萬計地組織排練了由千人參加的文藝方陣、管樂方陣、龍獅方陣、合唱方陣、民俗社火方陣,並在沙坡頭旅遊景區組織承辦了鐵人五項耐力、橫渡黃河、滑沙、徒步穿越大漠等體育賽事,而且積極爭取在中衛首次設立全國社會藝術水平等級考點,從而為中衛藝術愛好者考取藝術資質提供了機會。同時,大膽地引進了韓國、俄羅斯國家歌舞團到本地展示異域風情,從而有力地推動了中衛文體事業的發展、交流和提高,部門工作得到自治區文化廳、體育局、廣播影視局的表彰獎勵。

雖說他上任伊始就明白自己一直在搞“窮文化”,但他力求在“窮”中動起來,忙起來,活起來,努力克服資金短缺、設施不足等諸多困難,一手抓基礎工作,一手抓發展繁榮。在文化廣場一期工程交付使用的基礎上,又多次論證設計“五館一中心”中功能板塊一文化館、圖書館、博物館、展覽館的內涵建設,主動實施招商引資,多次邀請自治區體育局、國家體育總局有關領導到中衛考察論證,爭取到國家體育局“雪炭工程”支援的“五環廣場”建設項目。並積極發揮職能作用,在第七屆全國民族運動會中,以“辦好民運盛會,展示中衛形象”為主題,動用政府行為發起捐款17.48萬元,發售郵資明信片募資56.78萬元。範學靈所做的工作感動了很多人,很多人也感動了他,尤其是那些流浪藝人時時讓他追憶藝術的至高無上和輝煌淵源。“他是一個閑不住的人,常常自己給自己找事做,更是一個很會折騰的人,常常能把一個窮單位給折騰靚麗了。”這是人們的共識。在他的生命曆程中,為他人著想隨處可見,正如空氣的流動,活躍在生活的各個角落,激活了他的頭腦和思想。在他心中,“窮文化”實則是一種精神的富有,凝結著生命的大仁大智,也是一個人戰勝自己,不斷進步的法寶。

範學靈不僅與“窮文化”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而且在與大自然的長期親密接觸中也變成了這個世界上最有幸福感的人。“一個人如果和自然界偉大的東西發生聯係,他的心也會真的變得偉大起來。”這是作家林語堂的一句話。探悉了範學靈的著述文化、群眾文化足跡以及對文藝工作的謀略後,沒想到他還是中衛一個書卷氣頗濃的鑒賞家,珍藏名人字畫百餘幅、黃河奇石200多塊,郵票、糧票、錢幣數目不少,擁有圖書千餘冊。特別是在收藏黃河奇石的過程中,林語堂的話真實地再現了他的心境。他有石緣,經常與朋友一道跋山涉水去尋找和發現有觀賞價值的奇石,也利用節假日和妻子女兒一起出去探寶,並時常能獲得意外的收獲。被他視作珍品的一組奇石,他給命名為“生死之戀”:兩塊石頭並列在一起,看上去就是一個老頭和一個老太,形神皆備,神態自若,質地精到。老頭剛作故,身體枯痩;老太太活著,溫馨慈愛,戀戀不舍地凝視著老頭子。當我看到這組奇石時,內心無比震撼,覺得大自然真是神秘奧妙,範學靈也真是一個眼光獨特的發現者。他熱愛自然,並能真正體味到“天地與我同在,萬物與我並生”的和諧意境,同時也使自己本真的靈魂更趨向於靜謐和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