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以來,浙江主動參與國際競爭和國際經濟合作,積極發展外向型經濟,利用外資的規模不斷擴大,數量不斷提高,利用外資已經成為浙江經濟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浙江省經過30年改革開放的發展,在引進和利用外資方麵有了長足的進步,引資規模日益增加。浙江省外商直接投資(FDI)大部分來源於亞洲的地區和國家。這不僅因為亞洲國家和地區對中國內地進行投資具有地理、文化的優勢,還源於地區間產業的連續性相對較強。此外,歐、美一些國家在浙江省的外商投資中也占有一定比重,其中不乏世界500強的大企業。浙江的外商直接投資企業主要分布在寧波、杭州、嘉興、紹興以及湖州、溫州,這6個地區占據全省外資總額80%以上。浙江外資的這種地區分布特點一方麵是由於地理位置的因素所導致,滬杭甬鐵路沿線以及沿海港口都是吸引外資的有利因素;另一個重要方麵就是地區本身民營經濟的發展程度和產業基礎。
圖7·5給出了1984—2005年浙江省利用外資情況,從圖中可以看出,合同利用外資的變化波動比較大,而實際利用外資相對穩定。由於合同外資在可靠性上比實際外資要差,而且對地區經濟的影響也應該以實際外資為準,所以在研究FDI與浙江省科技及產業創新發展相關性的時候,應該選用實際利用外資額。由圖7·5可以看出,浙江省吸引外商直接投資的趨勢一直呈現發展和進步的趨勢。利用外資規模迅速擴大,外資存量明顯增加。
圖7·51984—2005年浙江省利用外資情況
資料來源:由2006年《浙江統計年鑒》整理所得。
進入2000年以後,浙江省的內流FDI呈現出明顯的增長勢頭。2004年浙江實際利用外商直接投資66.8億美元,比2000年增長3.1倍,年均增長42.7%。到2004年底止,浙江省已累計實際利用外商直接投資290.0億美元,其中65.9%是2000年以來實現的。從國際化程度的四大要素來看,在國際資本市場競爭力上,浙江省的排名由2000年的第9位上升到2004年的第8位,提升了1位,這主要是浙江省的實際利用外資規模迅速擴大所推動的。2000年浙江實際利用外商直接投資僅16.1億美元,居全國第8位。2004年全省外資實際到位則居全國第4位。外資存量的增加使得外資經濟成分在國民經濟中所占的比重快速上升。2004年外商直接投資企業進出口占全省進出口總額的比重達到了38.3%,比2000年增加了4.6個百分點。其中出口比重由2000年的27.5%提高到2004年的33.8%,提高了5.3個百分點。2004年全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創造的總產值中有21.8%是由外商投資工業企業創造,比2000年提高了3.1個百分點。浙江省2000年和2004年國際化程度排名均在第6位,處於中遊水平。對外直接投資(第3位)等指標居各省市前列,但外商投資進出口比重(第10位)、服務貿易出口增長率(第9位)、實際利用外資占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第10位)、外商投資企業占全省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比重(第10位)等4個指標位列中下遊水平(見表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