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前言(1 / 1)

前言

2008年5月12日14時28分之前,國人中,有人正為溫飽生活打拚;有人正為小康生活忙碌;有人正為個人進步奮鬥;有人正為股市下跌惆悵。

2008年5月12日14時28分之後,所有國人,心擰在一起,情注在一起,愛彙在一起,華夏大地是這樣的旋律:堅強、勇敢、無私、仁慈。

2008年5月12日14時28分,這是一個永遠定格在中華民族編年史上揮之不去的記憶。這一天,記錄著一個慈愛的母親留給女兒的一則《媽媽永遠愛你》的短信;記錄著一個偉大父親用雙手從瓦礫中刨出一個通風口,把兒子舉過頭頂,讓他呼吸一些新鮮空氣。這一天,記錄著無數個農民穿過滾滾落石和滑坡的山體,向政府報告災情;記錄著無數個陌生人,無數個“80後、90後”誌願者走向捐獻點、獻血站。這一天,記錄著九州體育館、唐家山堰塞湖、東方汽輪廠這樣一個個感動的字眼;記錄著北川老縣城、漢王鎮、紅白鎮等一個個讓人揪心的地名。

一年前,我帶領一五九醫院醫療隊奔赴災區,參加了曆時73天的抗震救災任務。殘垣斷壁處,無數華夏兒女與時間賽跑、與死神較量,他們用雙手與鋼筋、混凝土展開搏鬥,以血肉之軀打開了一個個拯救生命的通道;無數華夏兒女冒著餘震和山體滑坡的危險,行走在災區的每一個角落。不論是緊急搜救,還是進村入戶;不論是衛生防疫還是現場救護;不論是強壯的男子漢,還是柔弱的小女子,他們顧不上自己體力不支和極度勞累,把一瓶瓶礦泉水、一包包方便麵送給了災區群眾。無數華夏兒女為了第一時間到達災區,如同空降兵某部數十名熱血男兒,斷然寫下了遺書,他們不顧五千米高空,冒著生死傘降於災區這片熱土。邱光華機組、武文斌烈士,一個個閃光的名字,化作了一條條溫暖的河,流淌在災區群眾的心上。

一年後,我再一次回到災區,參加濟南軍區援建北川縣擂鼓八一中學任務。在這片曾作為極重災區北川縣的土地上,禾苗開始拔節,油菜花開始綻放,店鋪開始營業,人們開始微笑。處處展現出一派恬淡祥和的景象。沿途經過的地方,鄉親們正忙碌著重建家園。

從那個讓人撕心裂肺的一刻,到參加援建任務的完成,我在災區先後工作了389天。

一年的時間有時太過漫長,一年的時間有時太過短暫。說漫長,因為這場災難留給炎黃子孫永遠是揮之不去的傷痛。說短暫,仿佛這樣的傷痛就在昨天。在這個似長似短的一年裏,當那些美好的東西不斷生長時,同樣那些讓人傷痛的記憶正漸漸遠去。

許多年以後,當我們的子孫翻開這段曆史的時候,願他們看到的不僅僅是災難留給他們傷痛的記錄,更應該讓他們珍藏的是怦然的感動和永遠的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