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眼狼啊,”謄錄官也道:“他能起複,還是咱們大人舉薦的!這麼快就忘恩負義,實在是不當人子啊!”
要謄錄官截割的手段還在其次,考場之中最無形也最高超的作弊手段其實是“通關節”,因為賣題不僅風險巨大,很容易被告發,而且就算你預先知道了題目,也最多能保證卷子的水平高,但各花入各眼,怎麼能確保考官一定錄取呢?所以更保險的辦法不是買題目,而是買“關節”。
什麼是關節?就是文章裏的標記。我事先告訴你幾個字,你在卷子按照某種規律用進去,我閱卷的時候就能認出這是你的卷子,自然就會錄取你。“關節”所用的字頗有講究,八股格式和用語都有嚴格要求,比如你要是給“豬八戒”三個字做關節,對方就很難把這三個字嵌到文章裏去,就算勉強嵌進去也會不倫不類,磨堪複驗的時候很容易被發現。所以一般關節用的都是虛詞,比如一般人句子結尾用“也”,你就先用“也哉”,後用“也矣”,考官就知道是你了。這就像寫詩,大家都:啊,黃河!你偏偏:啊呀,黃河!這就是“關節”。
這種關節不容易被發現,而且準確率奇高,是最保險的作弊方式,而且考題其實不難得到,因為印刷試卷的時候就有可能流出去。然而今年偏偏碰上了個唐順之,他跟其他的主考完全不一樣,在印刷試卷的時候,唐順之將經廠庫的人分作兩撥,一撥印四書題目,一撥印五經題目,知道四書題目的不知道五經題目,知道五經題目的不知道四書題目,所以今年浙江省的鄉試考卷有兩份。
眼看考題是弄不全了,而唐順之早在被任命為考官的那一就閉門謝客,誰請客也不去,誰叫他也不來,隻叫這同考官背後的人又氣又惱,偏偏還發作不得。
“我不信他真的不肯通融半分……舉薦之恩,可是等同於知遇之恩的,官場上最講究什麼,不就是知恩圖報嗎,”這同考官眼睛一眯:“明日我就把卷子堂堂正正薦上去,看他是不是心知肚明,看他願不願意高抬貴手!”
等到第二日閱卷的時候,唐順之就收到了兩份被標明“強烈推薦”的卷子。
等他看望這兩份卷子,神色就晦暗起來,隻因這兩份卷子文辭不通,闡義也不明確,一般來,在同考官那裏就是看兩眼就會掃落的卷子,卻被堂而皇之推薦到了他的眼前。
“這兩份卷子是何人所薦?”唐順之問道。
就見右下首第三位同考官不緊不慢地站了起來:“是下官所薦。”
唐順之就哦了一聲,“王大人仔細讀過這卷子了嗎?”
王昆山道:“自然是仔細讀過了,而且下官以為文辭斐然,清真雅正,所以高薦到了主考大人麵前。”
唐順之笑了一下:“本官那裏有一副水晶鏡子,倒是適合王大人戴上,戴上之後能看得更清楚些,總不會將這種犯了低級錯誤的卷子再薦上來。”
“哦,”王昆山道:“敢問大人這卷子裏犯了什麼低級錯誤?”
“本官雖然是第一次閱卷,但從未聽聞有任何考生能將《百家姓》寫進時文裏的,”唐順之道:“這可比當年歸有光的一句‘山川鬼神莫不乂安,鳥獸蟲魚莫不鹹若’還要粗俗,不僅粗俗,而且淺薄!”
“敢問大人,可有明例不能引用百家姓的名姓排序的?”王昆山道:“既然沒有,何談淺薄?”
其實這題目雖然不透,但意圖作弊的人自然是有千萬種方法作弊的,這一次他們早就有了關節,就是提及姓名,就是比如要舉例,一般人會顏回、子騫,但有關節就要“顏閔”,或者“公孫夏侯”這樣兩個姓氏並列,但唐順之手上的這份卷子顯然是指望著關節而活了,是多次出現姓名。
“是嗎?”唐順之冷冷道:“通篇三百字,倒出現了二十八個姓名,這個考生是拿百家姓湊字數的嗎?”
王昆山頂不住了,迎視著其他考官紛紛探來的異樣目光,咬著牙道:“百家姓背得好也是罪,總比有些人連百家姓的開篇一句都不記得的強!”
“趙錢孫李,”唐順之就道:“王大人是想哪個字呢?”
“哪個字都不是,”王昆山見唐順之是要追究到底的意思,隻能咽下這口氣道:“下官隻是舉例罷了!”
“那就請王大人好好閱卷,”唐順之嗬嗬道:“下次可別再薦上來這種狗屁不通的卷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