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正十年,六月。
大明今年的六月格外的炎熱,早早的熱浪就席卷大明。
山東,嚴州府。
巡撫馮江峰在知府周之愷的陪同下,正在視察嚴州府的分地情況。
頭頂大太陽,一群人都是滿臉大汗,衣衫濕透,馬困人乏。
周之愷站在一處田頭,看著毫無豐收之態,稀稀疏疏的麥田,皺著眉道“大人,去年冬比往年更冷,大雪過膝,不知道凍死了多少穀物,哪怕是番薯,玉米等也是如此,怕又是減產的一年。”
馮江峰作為山東巡撫,自然知道情況,背著手道“嗯,我去年入京的時候與內閣奏報過,今年可能進一步減稅。”
周之愷聽著也隻能如此,卻道:“大人,也不能一直依靠朝廷減稅,朝廷的‘四萬萬白銀計劃’總有見底的時候,還得我們自身想辦法。”
周之愷是皇家政院前三屆的生員,在當前的環境下,走到知府一級也算是能力突出之人,屬於破格提拔。
馮江峰點點頭,道“以前我們總覺得內閣走的太急,想要慢一點,現在看來,還是慢了。”
大明對於‘景正新政’輿論的轉變,既有朝廷堅持不懈的宣傳,也有現實原因。災情不斷加重,促使很多人反思,改變了立場。
周之愷默然一陣,道“雖然去年氣嚴寒,好在工部的水利工程修的還是盡心盡力,沒有形成洪澇,山東的情形,比其他省份還好一些。”
馮江峰看了眼身後的官員,看著他們的疲態,微笑著道“倒也不用那麼擔心,欽監這些年一直在觀察,研究災情,他們幾年前就有,這幾年會是最酷烈的幾年,今年的情況已經在向減弱轉變,或許明年就會明顯一些,再過幾年,災情就能過去。”
果然,聽著馮江峰的話,一群人神色有些好轉,臉上多了些笑容。
周之愷見如此,便道“大人,嚴州府的分地情況還是比較順利的,戶籍登記情況較好,預計兩年內就能完成分地,落實朝廷的政策,預計一到兩年的緩衝,就能恢複正常。”
馮江峰抬頭看了眼大太陽,道“嗯,這與朝廷的預計差不多,但還是要加緊速度。尤其是發現的問題,不要掩蓋,要著力解決,並且通傳出來,好讓其他地方避免。”
分地是一件極其複雜的事情,涉及到如此大的利益,別官吏,士紳大戶,哪怕是普通老百姓也想多分一點地,多拿一點補貼。
是以群魔亂舞,妖魔鬼怪的手段齊出,馮江峰作為山東巡撫,已經算是領教了。
周之愷作為具體的執行,監護人,自然更深有體會,沉色點頭道“下官明白。”
馮江峰看著枯槁的田地,道“再走幾處看看。”
周之愷點頭,跟著馮江峰冒著酷暑向前走去。
山西,太穀縣。
新上任不足一年的知縣顧仟裏看著手裏的戶籍登記,臉色鐵青的盯著眼前的一群人。
他們有縣丞,主簿,典吏,刑獄隊隊長等,都是一縣高官,他們此刻垂著頭,麵色變幻。
顧仟裏壓著怒火,慢慢合上這本戶籍簿,繃著臉道:“這本戶籍簿裏,憑空多出了三千人,也就是,起碼要有六萬畝地,你們認為,真的能瞞得過我?還是瞞得過朝廷的巡查?”
一群人低著頭不話,這裏麵的事情無法言,涉及的不是一個兩個人。
顧仟裏到底是外來戶,還無法理清當地的複雜權利網,但他能夠利用那些新衙門,另起爐灶,衝破這些阻礙。
這一次,也是利用執法局發現了其中的貓膩,眼前這群人,在抱團給他下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