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的時候學生會裏總是有各種活動,身在後勤部的我更是被別的部門抽調過無數回,回首曾經參加過的無數個活動,印象最深刻的要數那次誌願者活動了。
那是一次去長川下麵某個縣的偏遠鄉村小學送溫暖的活動,一大早我們便帶著提前準備好的書籍、衣服、生活用品,乘坐學校提前聯係好的大巴車去往了村子裏,與我們同行的還有長川當地報社的一名記者。
是陳亦學長提前聯係好了當地報社,想著報道一下本次活動,讓更多的人看到這所偏遠鄉村學校的真實情況,希望可以吸引社會各界人士施以援手。
幾個小時後我們到了那所位置偏僻的鄉村小學,學校裏的老師早已站在門口等候多時,見我們到了便熱情的過來打招呼,我們一行人跟隨老師的腳步,來到了其中一間教室,推開門,教室裏簡陋的令人難以置信,牆壁上刷的油漆早已脫落,學生們用的桌椅看起來陳舊不堪,應該也有些年頭了。
老師介紹說這是一年級的學生,學生們的爸爸媽媽長期在外打工,這些孩子們大都跟爺爺奶奶生活在一起。
老師短暫的介紹後,陳亦學長向孩子們說明了來意。我們將門口的圖書、衣服、生活用品抬進來時,可以看得出這些孩子們很興奮。在老師的帶領下我們為這些孩子們分發帶來的物品。
“姐姐,我不要衣服,可以多給我幾本書嗎?”一個身型瘦弱的小女孩聲音顫巍巍地向我說道。
“好啊,可以,你喜歡讀書嗎?”我輕聲問。
“嗯,書裏有好多我們這裏沒有的東西。”
“姐姐告訴你,外麵的世界真的很精彩,你要多讀書,好好學習,姐姐相信有一天,你可以踏遍塵世間,曆盡書中的繁華。”
“謝謝姐姐。”小女孩接過書籍向我鞠了一躬。
忘記是誰說過:精神上的富足遠比物質上的豐富來的更加珍貴。望著小小年紀但精神富足的小女孩,我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抬頭看到了站在離我不遠處的陳亦,此時的他正望著我。
我記得“冰美人”曾經說過:喜歡一個人,看他的時候眼睛是會說話的。對上陳亦學長眸子的那一刻,我能感受的到,他望向我的眼神裏摻雜著不一樣的情感。
幾天後,我們的這次活動被記者報道,登上了當地報刊。不少人看到報道後通過各種方式表達了對那些孩子的關心。其中有人為學校捐贈了一整套桌椅,看著照片上坐在新桌椅上笑容燦爛的孩子們,突然覺得鼻頭有點酸。
當初報誌願的時候選擇新聞學,是因為周老爹的緣故。周老爹出事的那段時間,有記者曾到到工廠裏做過采訪,看到報刊上新聞欄目裏歪曲的事實,我暗中發誓,我要成為一名記者,隻為有朝一日重新報道周老爹的事情。
可如今,看著照片上那些笑容燦爛的孩子們,我似乎找到了“新聞學”這個專業的真正意義。
記得大學時總是有各種聯誼會,宿舍室友們大都很樂於參加此類活動,她們如此熱衷的理由居然是:參加這種活動不僅可以打發無聊的課餘時間,還能認識帥哥,何樂而不為。與她們不同,我對這種活動不感興趣,當然也沒有參加過。
“筱雨,這次聯誼會你去嗎?”室友貝貝問。
“我不去了,你們去吧,我要去自習室。”
“你都快把自己嫁給自習室了,這樣的生活多無趣啊,這次你得去!”室友小冉白了我一眼說道。
“就是,聽說這次的男生都很優質哦,是大三學長們~”另一個室友倩倩說道。
“我真不去了,你們好好玩。”
“不行,周筱雨,這次我們拖也得把你拖去,你再整天待在自習室,人都傻了!”
“好吧,我去。”拗不過她們,我隻能點頭答應。
周六晚上,我不情願的跟在室友身後到了聯誼會現場,那是一個露天的場地,場地周圍的樹枝上掛滿了閃光燈,場地中央有一張長桌,長桌上擺滿了琳琅滿目的食物。我們去的時候現場已經到了很多人了,男生們坐在長桌的一側,女生們坐在另一側,我們找了空位置在女生的那一側坐了下來,一抬頭看到陳亦坐在對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