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花的心
/李丹崖/
它是一種與眾不同的樹。之所以說它與眾不同,是因為它們不像其他樹木一樣生長在肥沃的土地上,而是在貧瘠的小山頭。每每有人看到它們,它們總是像一群長年累月沒有人管教的孩子,雜亂無章地生長在一起。它們又瘦又矮,常常不足一米高,但是,它們仿佛從來沒有被自己的“長相”負累,在絕壁上的亂石縫間,在其他任何植株都無法生長的地方,欣欣然怒放成一片茁壯的氣象!
春天到了,它們在幹燥的東風裏發出嫩綠的新芽,那樣小小的葉片,簡直讓人擔心會不會被風沙吞噬;夏天是風口最囂張的季節,它們是那樣地對自己不負責任,赤條條地站立在峭壁上,因為夏天雨水泛濫,造成山體經常坍塌,所以,它們的根經常被大段大段的裸露在外麵,像一團團鼓噪的青筋。
它們並不寂寞,因為,它們也像其他植株一樣擁有開花的本領,這也許在大多數人的心目中是不可思議的、也是無法實現的,但是,它們竟然奇跡般實現了!那是米粒大小黃燦燦的小花!在綠色的背景上,像是異常美麗的滿天星鬥。每當這時候,蜜蜂們也會翩然而至,這是最深情的探望,像是久別的情人一般。
秋天來了,肆虐的狂風拽走了它們的衣衫——葉子,可是,它們並沒有傷心,因為,這樣一來,恰恰露出了自己的果實。那是怎樣的果實啊!盡管隻有黃豆大小,卻也像紅彤彤的燈籠般掛滿了枝頭!
它們大都生長在人跡罕至的山崖,生花結果完全沒有取悅他人的意思。它們圓溜溜的果實,通常在熟透之後,跟隨著山口的厲風被搖落,它們一個個“跳傘運動員”般悄然滾下山坡,並在土裏與雜草一起腐爛。這義舉,多少讓人想起狼牙山五壯士!
然而,它們並不知道誰是壯士,或許,它們根本不知道狼牙山的所在。它們就那樣在華北的小山頭上自生自滅!一季又一季把自己的生命舉向陡峭的懸崖,跟隨著山口的勁風,飄揚成一麵旗幟,綠色的旗幟!還時常有著黃星和紅燈的裝點,它們是最愛美的旗幟!
它們甚至沒有一個響亮的名字,隻是因為它們的枝葉像紅棗樹,又有它那樣的刺,並且結有紅紅的、酸酸的果實,所以,人們管它叫“酸棗樹”。
在美妙的大自然裏,你可以看不到它——因為它們的身高;你可以看到以後立即忘記它——因為它們的長相;你也
沒有必要惦記它——因為它們擁有倔強的靈魂……但是,你卻不可以看不起它——因為他們擁有一顆火熱的開花的心!因了這樣一顆開花的心,再貧瘠的土壤也影響不了果實!
沒有絕望的處境
/呂麥/
澳柯瑪戈三角洲,是非洲荒漠上一塊與世隔絕的平原。一年四季,大部分時間遭受洪水的浸洇。平原上唯一的一塊高地島嶼,被一群獅子占領著。
成年雌獅薩多,是澳柯瑪戈島嶼獅子部落的“王後”。可是,在薩多生下卡勃和湯波一對兒女時,虛弱的身體,讓她在新的群獅“爭霸賽”上失去了王位。她和她的一對兒女,被無情的新獅王逐出“團隊”。
獅子,是唯一一種群居的大型貓科動物。它們依靠團體的力量捕獵、生存、繁衍後代。一旦離開獅群的保護,隨時會遭遇多如牛毛的獵狗的圍剿、伏擊,而麵臨餓死的危險。陸地上,它們勇猛無敵、凶悍無比、稱王稱霸。但它們卻是一群“旱鴨子”。天性畏水,如火一樣和水不相容。獅子在水中體能的消耗,是陸地上的25倍。
失去家園和權勢的薩多,領著一對小獅子,淒涼落寞地跋涉在齊腰深的洪水裏,渾身冰涼、精疲力竭、饑腸轆轆……然而,麵對所處的絕境,作為母親的薩多明白,如果想在這裏生存下來,就必須適應這裏的環境——改變原有的生活習性,學會在水中覓食。
薩多和一雙兒女忍著饑餓和死亡的威脅,開始訓練體能,學習遊泳、學習潛水,並嚐試著捕獵。一次次嚐試失敗後,薩多用獅腦“總結”出:澳柯瑪戈平原,除了低矮枯瘦的水草,四周沒有任何遮蔽物。各種動物,都相互清晰地暴露在彼此的視野裏,這給捕獵增加了難度。它們得練就一身“輕功”,保證在水裏行進時,不發出任何聲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