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絕望的時候活下來
/英濤/
雖然身為海星集團的老總,但榮海卻一直喜歡下屬稱呼他為“榮老師”,但這並不是因為他懷念曾在西安交大教書時的教授生活,而是他覺得“榮總”這個稱呼商業味太濃,包含了太多的關係——經濟的、上下級的。他喜歡人與人之間簡單的關係,這可能和他一生中經受過的那次最大的傷害和挫折有關。
1988年,做了八年老師的榮海下海,在一間60平方米都不到的廢舊車庫裏辦起了西安海星計算機控製與接口技術研究所。兩年後,公司的收入達到了400萬,純利有100多萬元。讓榮海萬萬想不到的是,就在這個時候,公司發生了一場大地震似的分裂,幾乎使他遭受滅頂的打擊。
榮海永遠都記得1990年那個寒冷的冬天。那天他剛風塵仆仆地從深圳出差回來,而與他一起創業的三個副手——他的學生、同學、朋友,卻要和他分財產,他們理直氣壯的緣由就是因為榮海曾經說過的一句話:“海星是大家的,人人都有份。”在利益麵前,那麼多年的感情全沒有了!雖然海星創立時,這三個人沒有投資一分錢,隻有榮海投入了3萬元,但君子一言,榮海還是忍著心痛,眼睜睜地看著他們毫不手軟地拿走了所有的錢,把能變賣的東西全都變賣瓜分了。
人散了,海星也隻剩下一塊牌子和一些沒有人要的舊機器。與榮海同為公司核心層四人團隊中的那三個人把大部分客戶也帶走了,20名普通員工也被帶走一半。最可氣的是,先走的那兩個副手後來還埋怨後走的那個人:“你要是早和我們一起走,我們就能把客戶全部帶走,榮海肯定早就完蛋了!”錢都全部分給他們了,他們還要這樣趕盡殺絕,太令榮海憤怒了,也同時檢討起自己的管理方式。
他聽說過一個故事,有個善良的國王,經常把錢送給窮人,最後他隻有五個銅板,一貧如洗的他被人趕下了王位。帶著五個銅板流亡的他在路上看見一個在乞討的老婆婆,他想,自己怎麼也比老婆婆強,於是就把所有的銅板都給了婆婆。婆婆突然拿出一個錢袋子給他,說:“不管在什麼樣的情況下,你都會有五個銅板的,不過你要牢牢記著,一個人隻有善良是不夠的,還要有聰明才行。”榮海終於明白了,企業的長遠發展不能僅僅靠情感來維係,更應該建立一套科學的管理製度。
那時已是快過年了,榮海宴請了那批自願留下來和他繼續奮鬥的員工,他滿臉是淚地對著他們發誓:一定不會辜負大家的期望,一定能闖出一片天地來!
在這場大震蕩的5個月之後,康柏公司代表到西安來委托一家國營計算機公司開拓西北市場,但這家公司卻一直決定不下來,康柏代表隻好遺憾地離開。榮海得到這個信息後,馬上登上飛機,追到深圳去找康柏代表。因為對海星沒有信心,康柏代表把代理條件定得很苛刻,想讓榮海知難而退:一、隻允許海星做地區性代理;二、拿貨的價位比其他代理商高三個點,全年完成1400萬美元銷售額後,才返還那三個點;三、首次現款吃進110萬美元的貨。
110萬美元對於剛被“洗劫”過的榮海來說簡直難於登天,但他卻眉頭不皺地接下了挑戰,回西安後又壯誌激揚地對員工宣布,海星現在是康柏西北地區的唯一總代理了,公司馬上要在蘭州、武漢設立辦事處……員工們都被激勵起了一腔豪情。而榮海在一番努力之下,尋求到了銀行的合作,開始了代理康柏微機的起步,在六個月的時間裏,他做出了1300萬美元的銷售額,公司盈利800萬人民幣。海星開始崛起,並很快開始了高速發展。
現在,榮海領導的海星集團,擁有固定資產逾10億元,員工1300餘名,海內外直屬子公司18家,二級子公司40家。產業橫跨計算機、飲品、連鎖超市、房地產、高效種植等行業,被譽為“西部奇跡”。2000年,他被美國《福布斯》雜誌評為中國50富豪第17位,其個人財產為1.7億美元。
成功後的榮海仍然記得1990年那個寒冷的冬天,但這是一種勝利者驕傲的記得。在遭受這樣的重創後,他怎麼還能挺住,並重新屹立起來?榮海說:“在絕望的時候如果死掉的話不算偉大,在絕望的時候活下來那才是偉大當中的偉大。”
失去雙腿的飛翔
傷花怒放
/包利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