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口袋的衣服
/潘炫/
有一個人大學畢業後,進了一家服裝進出口公司。那家公司在全市很有名氣,工資待遇各方麵都非常不錯。他天生對服裝設計有一點靈性,所以很快得到老總的賞識。
大學時他有個願望,那就是成為作家,但在大學時他還沒有發表過一篇文章。在剛進那家公司不到半年後,他曾跟父親說過,他寧可希望他對服裝沒有一點天賦……父親知道他的心思全在寫作上,就嚴厲地批評了他的好高騖遠,並警告他不專心工作隻有喝西北風的份。
不可否認,他也徘徊、矛盾過。如果把心思全用在服裝設計上,他的夢想就要漸漸枯萎;如果專心經營他的夢想,那麼工作就勢必受到影響,在這樣競爭激烈的環境裏等待他的也必定是被淘汰的命運。
這樣一晃就是三年,其實在工作之餘,他仍忍不住在晚上爬起了格子。工作雖然幹得也有些起色,可感覺很別扭,有一種偷偷摸摸力不從心之感。
有一次,他接手了一批服裝加工的訂單。簡單地按照客戶的要求,把設計的樣品寄給他們,客戶很滿意。於是,開始忙碌下單生產。那幾天,他正在采訪一個從新加坡打工回來的女孩,那女孩在新加坡用兩個月考取了別人需要一年甚至兩年才有可能考取的國家電子三級文憑,稿子寫完郵給了南方一家刊物。之後,他便開始關心起工廠的服裝加工進度了。有一次,他去檢驗已加工完成的3000件服裝時,才意外地發現,服裝左身偏上的小口袋竟無影無蹤了。他慌了神,最後才知道原來是自己下訂單時因疏忽漏掉了……結果可想而知,本來按期完工的服裝卻被迫拖後半個月。
老總找他談話,對他的工作極其不滿意,要他賠償三萬多元的損失,否則自動走人。想了一晚上,他作出決定,辭職從文。父親知道他因為寫文章惹出禍來氣得住進了醫院。
半個月後,北方一家刊物寄來了85元稿費,南方那家刊物先後寄來了300元和850元的稿費。他就是以這些錢開始了他的寫作生涯。
幾年的時間,他的文章開始出現在全國各大知名刊物上,許多作品也被《讀者》、《青年文摘》、《作家文摘》等轉載,他也被當地日報社老總邀請進了報社。
這個年輕人,不是別人,就是我。我說這些,並不是想說自己現在有多少成績,隻是想說,我現在正一步步地實現自己的夢想,自得其樂。並且,我感謝那些沒有口袋的衣服,因為它們——成全了我。
還有一個關於口袋的故事,讓我記憶深刻。說的是一個人買了一件上等的西裝,起初隻出席盛大的宴會時才穿,後來天天穿,再後來便不經常穿,直到束之高閣。
有一天收拾舊衣時他看見了那套曾經很名貴的西裝,才發現西裝上有很多口袋,竟然從沒用過,他便感到惋惜,繼而感歎人生如口袋,他裝下的東西太少了。
看過這個故事,我在想,多裝一點又怎樣,裝下整個泰山,你的生命就一定重於泰山?裝下一片鴻毛,你的生命也不見得便輕若鴻毛!
如果裝下的是夢想,即使是一片鴻毛,它也是美麗的;如果裝下的,隻是麻木、功利、金錢,即便得到了別人泰山般的羨慕又當如何?
如果生命是一件華衣,終將褪色、閑置、然後消失,那麼我寧願我的人生沒有口袋,為夢想一路邊走邊唱,且行且珍惜不是更好?因為沒有哪一道風景會為你而停留,你也不可能把每一道風景都裝入囊中。而我想留住的,隻是遠方一抹夢的色彩。
於是這一生,我情願,給生命縫製的隻是一件沒有口袋的衣服。不裝一物,隻朝著夢的方向,輕鬆而快樂地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