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二七三)衛侯之弟專出奔晉。
專,喜之徒也。專之為喜之徒,何也?己雖急納其兄,與人之臣謀弑其君,是亦弑君者也。專其曰弟,何也?專有是信者,君賂不入乎喜而殺喜,是君不直乎喜也,故出奔晉。織絇邯鄲,終身不言衛。專之去,合乎《春秋》。
(經二七四)秋,七月辛巳,豹及諸侯之大夫盟於宋。
湨梁之會,諸侯在而不曰諸侯之大夫,大夫不臣也。晉趙武恥之。豹雲者,恭也。諸侯不在而曰諸侯之大夫,大夫臣也。其臣恭也,晉趙武為之會也。
(經二七五)冬,十有二月乙亥朔,日有食之。
襄公(經二八一)二十有八年春,無冰。
(經二八二)夏,衛石惡出奔晉。
(經二八三)邾子來朝。
(經二八四)秋,八月,大雩。
(經二八五)仲孫羯如晉。
(經二八六)冬,齊慶封來奔。
(經二八七)十有一月,公如楚。
(經二八八)十有二月甲寅,天王崩。
(經二八九)乙未,楚子昭卒。
襄公(經二九一)二十有九年春,王正月,公在楚。
閔公也。
(經二九二)夏,五月,公至自楚。
喜之也。致君者,殆其往;而喜其反,此致君之意義也。
(經二九三)庚午,衛侯衎卒。
(經二九四)閽弑吳子餘祭。
閽,門者也,寺人也。不稱名姓,閽不得齊於人;不稱其君,閽不得君其君也。禮:君不使無恥,不近刑人,不狎敵,不邇怨。賤人非所貴也,貴人非所刑也,刑人非所近也。舉至賤而加之吳子,吳子近刑人也。閽弑吳子餘祭,仇之也。
(經二九五)仲孫羯會晉荀盈、齊高止、宋華定、衛世叔儀、鄭公孫段、曹人、莒人、邾人、滕人、薛人、小邾人,城杞。
古者天子封諸侯,其地足以容其民,其民足以滿城以自守也。杞危而不能自守,故諸侯之大夫,相帥以城之。此變之正也。
(經二九六)晉侯使士鞅來聘。
(經二九七)杞子來盟。
(經二九八)吳子使劄來聘。
吳其稱子,何也?善使延陵季子,故進之也。身賢,賢也;使賢,亦賢也。延陵季子之賢,尊君也。其名,成尊於上也。
(經二九九)秋,七月,葬衛獻公。
(經二九十)齊高止出奔北燕。
其曰北燕,從史文也。
(經二九十一)冬,仲孫羯如晉。
襄公(經三十一)三十年春,王正月,楚子使薳罷來聘。
(經三十二)夏,四月,蔡世子般弑其君固。
其不日,子奪父政,是謂夷之。
(經三十三)五月甲午,宋災,伯姬卒。
取卒之日,加之災上者,見以災卒也。其見以災卒奈何?伯姬之舍失火,左右曰:夫人少辟火乎?伯姬曰:婦人之義,傅母不在,宵不下堂。左右又曰:夫人少辟火乎?伯姬曰:婦人之義,保母不在,宵不下堂。遂逮乎火而死。婦人以貞為行者也,伯姬之婦道盡矣!詳其事,賢伯姬也。
(經三十四)天王殺其弟佞夫。
傳曰:諸侯且不首惡,況於天子乎!君無忍親之義,天子、諸侯所親者,唯長子母弟耳。天王殺其弟佞夫,甚之也!
(經三十四)王子瑕奔晉。
(經三十五)秋,七月,叔弓如宋,葬共姬。
外夫人不書葬,此其言葬,何也?吾女也。卒災,故隱而葬之也。
(經三十六)鄭良霄出奔許,自許入於鄭。鄭人殺良霄。
不言大夫,惡之也。
(經三十七)冬,十月,葬蔡景公。
不日卒而月葬,不葬者也。卒而葬之,不忍使父失民於子也。
(經三十八)晉人、齊人、宋人、衛人、鄭人、曹人、莒人、邾人、滕人、薛人、杞人、小邾人,會於澶淵,宋災故。
會不言其所為,其曰宋災故,何也?不言災故,則無以見其善也。其曰人,何也?救災以眾。何救焉?更宋之所喪財也。澶淵之會,中國不侵伐夷狄,夷狄不入中國,無侵伐八年,善之也。晉趙武、楚屈建之力也。
襄公(經三一一)三十有一年春,王正月。
(經三一二)夏,六月辛巳,公薨於楚宮。
楚宮,非正也。
(經三一三)秋,九月癸巳,子野卒。
子卒日,正也。
(經三一四)己亥,仲孫羯卒。
(經三一五)冬,十月,滕子來會葬。癸酉,葬我君襄公。
(經三一六)十有一月,莒人弑其君密州。
穀梁傳昭公昭公(經一一)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
繼正即位,正也。
(經一二)叔孫豹會晉趙武、楚公子圍、齊國弱、宋向戌、衛齊惡、陳公子招、蔡公孫歸生、鄭罕虎、許人、曹人於郭。三月,取鄆。
(經一三)夏,秦伯之弟針出奔晉。
諸侯之尊,弟兄不得以屬通。其弟雲者,親之也。親而奔之,惡也。
(經一四)六月丁巳,邾子華卒。
(經一五)晉荀吳帥師,敗狄於太原。
傳曰:中國曰太原,夷狄曰太鹵。號從中國,名從主人。
(經一六)秋,莒去疾自齊入於莒。
(經一七)莒展出奔吳。
(經一八)叔弓帥師疆鄆田。
疆之為言猶竟也。
(經一九)葬邾悼公。
(經一十)冬,十有一月己酉,楚子卷卒。
(經一十一)楚公子比出奔晉。
昭公(經二一)二年春,晉侯使韓起來聘。
(經二二)夏,叔弓如晉。
(經二三)秋,鄭殺其大夫公孫黑。
(經二四)冬,公如晉,至河乃複。
恥如晉,故著有疾也。
(經二四)季孫宿如晉。
公如晉而不得入,季孫宿如晉而得入,惡季孫宿也。
昭公(經三一)三年春,王正月丁未,滕子原卒。
(經三二)夏,叔弓如滕。五月,葬滕成公。
(經三三)秋,小邾子來朝。
(經三四)八月,大雩。
(經三五)冬,大雨雹。
(經三六)北燕伯款出奔齊。
其曰北燕,從史文也。
昭公(經四一)四年春,王正月,大雨雪。
(經四二)夏,楚子、蔡侯、陳侯、鄭伯、許男、徐子、滕子、頓子、胡子、沉子、小邾子、宋世子佐、淮夷會於申。楚人執徐子。
(經四三)秋,七月,楚子、蔡侯、陳侯、許男、頓子、胡子、沉子、淮夷伐吳。執齊慶封殺之。
此入而殺,其不言入,何也?慶封封乎吳鍾離。其不言伐鍾離,何也?不與吳封也。慶封其以齊氏,何也?為齊討也。靈王使人以慶封令於軍中曰:有若齊慶封弑其君者乎?慶封曰:子一息,我亦且一言,曰:『有若楚公子圍弑其兄之子,而代之為君者乎?』軍人粲然皆笑。慶封弑其君,而不以弑君之罪罪之者,慶封不為靈王服也,不與楚討也。《春秋》之義,用貴治賤,用賢治不肖,不以亂治亂也。孔子曰:懷惡而討,雖死不服,其斯之謂與?(經四三)遂滅厲。(傳)遂,繼事也。
(經四四)九月,居繒。
(經四四)冬,十有二月乙卯,叔孫豹卒。
昭公(經五一)五年春,王正月,舍中軍。
貴複正也。
(經五二)楚殺其大夫屈申。
(經五三)公如晉。
(經五四)夏,莒牟夷以牟婁及防茲來奔。
以者,不以者也。來奔者,不言出。及防茲,以大及小也。莒無大夫,其曰牟夷,何也?以其地來也。以地來,則何以書也?重地也。
(經五五)秋,七月,公至自晉。
(經五六)戊辰,叔弓帥師,敗莒師於賁泉。
狄人謂賁泉失台,號從中國,名從主人。
(經五七)秦伯卒。
(經五八)冬,楚子、蔡侯、陳侯、許男、頓子、沈子、徐人、越人伐吳。
昭公(經六一)六年春,王正月,杞伯益姑卒。
(經六二)葬秦景公。
(經六三)夏,季孫宿如晉。
(經六四)葬杞文公。
(經六五)宋華合比出奔衛。
(經六六)秋,九月,大雩。
(經六七)楚薳罷帥師伐吳。
(經六八)冬,叔弓如楚。
(經六九)齊侯伐北燕。
昭公(經七一)七年春,王正月,暨齊平。
平者,成也。暨,猶暨暨也。暨者,不得已也。以外及內曰暨。
(經七二)三月,公如楚。
(經七三)叔孫婼如齊蒞盟。
蒞,位也。內之前定之辭謂之蒞,外之前定之辭謂之來。
(經七四)夏,四月甲辰朔,日有食之。
(經七五)秋,八月戊辰,衛侯惡卒。
鄉曰衛齊惡,今曰衛侯惡,此何為君臣同名也?君子不奪人名,不奪人親之所名,重其所以來也。王父名子也。
(經七六)九月,公至自楚。
(經七七)冬,十有一月癸未,季孫宿卒。十有二月癸亥,葬衛襄公。
昭公(經八一)八年春,陳侯之弟招殺陳世子偃師。
鄉曰陳公子招,今曰陳侯之弟招,何也?曰:盡其親,所以惡招也。兩下相殺,不誌乎《春秋》,此其誌,何也?世子雲者,唯君之貳也。雲可以重之存焉誌之也。諸侯之尊兄弟不得以屬通,其弟雲者,親之也。親而殺之,惡也。
(經八二)夏,四月辛醜,陳侯溺卒。
(經八三)叔弓如晉。
(經八四)楚人執陳行人幹征師,殺之。
稱人以執大夫,執有罪也。稱行人,怨接於上也。
(經八四)陳公子留出奔鄭。
(經八五)秋,搜於紅。
正也。因搜狩以習用武事,禮之大者也。艾蘭以為防,置旃以為轅門,以葛覆質以為槷。流旁握,禦轚者不得入。車軌塵,馬候蹄,揜禽旅,禦者不失其馳,然後射者能中。過防弗逐,不從奔之道也。麵傷不獻,不成禽不獻。禽雖多,天子取三十焉,其餘與士眾。以習射於射宮,射而中,田不得禽,則得禽;田得禽而射不中,則不得禽。是以知古之貴仁義,而賤勇力也。
(經八六)陳人殺其大夫公子過。
(經八七)大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