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委托者讀書又不用他們操心,又不用他們給錢,他們自然就願意讓這個女兒把書讀好。
能夠考上大學就最好,如果考不上的話,他們也不會浪費什麼,最後還是可以讓這個女兒嫁出去,反正他們沒有任何的損失。
如果能夠考得上大學,他們不隻是麵上有光,以後還能拎著文憑的原因,可以給這個女兒找一個好婆家,當然,他們所說的好婆家不一定是人品好。
那絕對是家裏麵有錢的,人品是次要的,當然如果人品能夠好的話也更好,這樣他們就會更容易拿捏,如果人品不好,家裏麵純粹的有錢也是OK的。
雖然說他們家裏麵的家境不是很好,但是如果女兒的成績好,然後學曆是個加分項,還是有很多人看重這一點,畢竟這種女孩娶進門之後生的孩子是可以改變孩子的後代基因的。
這也就是為什麼委托者能夠在他們手底下,在這樣的環境之下,就是在普遍女孩子讀完初中之後,就會被家裏麵的人安排去相親,然後再結婚的情況之下。
委托者卻是一個遙遙領先,格格不入的一個人,上了大學,而且還是985的那種名牌大學。
委托者上了名牌大學之後,照理說是可以留在大城市裏麵發展的,結果他們不願意。
為什麼呢?其實很簡單的,因為他們深知本身和他們不親的女兒,如果在大城市裏麵發展,不管能不能夠發展成功,起碼會成功的逃脫他們的控製,這是他們所不願意的。
而且最主要的是,萬一這個女兒在城市裏麵和別的男人談戀愛,人家不願意認他們怎麼辦?或者是說他們沒辦法拿這個女兒去要高昂的彩禮給兒子,以後結婚用怎麼辦?
好不容易把這個女兒養的這麼大,培養的這麼好好他們肯定是不願意的。
當然,他們不會覺得他們沒有培養女兒,而是覺得隻要他們把人生下來了,隻要成了才都是他們給培養的,這就是他們的潛意識想法。
像這樣的想法,在他們這裏屬於那種司空見慣的,對於他們來說,女兒遠遠沒有兒子重要,但是不影響他們在現實生活中想要女兒,實際上,但凡前麵生的是個女兒,那麼一定會要第二胎或者是第三胎,一直到生到兒子為止。
那也是沒有計劃生育的時候,女兒可以隨便養,反正女兒對於他們來說是屬於別人家的,不需要培養的多好。
但是如果前麵是個兒子的話,大概率就不會再要了,因為他們知道養兒子需要給對方買房買車,想要讓對方結婚就無可厚非。
他們也害怕生多了兒子,他們供不起,但是如果他們多生幾個女兒,他們覺得都無所謂,隻要給對方一口吃,他們就要求女兒割血割肉來供養他們。
不過現在的任務對象並不是這對父母,而是今天和她一起吃飯,那個大方的男人楊先龍。
那個男人確實是如同他所說的,他的家境確實是不錯,比委托者要強上不少,但是他的學曆不行,隻是初中學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