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商之道:《道德經》的商業大智慧
大商的定義
夫大商者,胸存縱橫四海之誌,懷抱吞宇宙之氣;其學通於大道,其功接於社稷,其勢糴入驚風雨,糶出泣鬼神,也正所謂良賈何負名臣,大商笑看書生;大商之經商,有如伊尹、薑子牙之於治國,孫子、吳起之於用兵,商鞅之於變法。
古代名家對《道德經》的推崇
1.鳥,吾知其能飛;魚,吾知其能遊;獸,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為網,遊者可以為綸,飛者可以為矰。至於龍吾不能知,其乘風雲而上天。吾今日見老子,其猶龍邪!
——孔子
2.道家無為,又曰無不為,其實易行,其辭難知。其書以虛無為本,以因循為用。無成勢,無常形,故能究萬物之情。不為物先,不為物後,故能為萬物主。有法無法,因時為業,有度無度,因物與合。故曰“聖人不朽,時變是守。虛者道之常也,因者君之綱”也,群臣並至,使多自明也。
——司馬遷
3.道家者流,蓋出於史官。曆記成敗禍福古今之道,然後知秉要執本,清虛以自守,卑弱以自持。
——班固
4.蓋老聃(老聃即老子),周之史官,掌國之典籍,三皇五帝之書,故能述古事而倍好之。
——朱熹
5.老子之書,上之可以明道,中之可以治身,推至可以治人。
——魏源
民國大家對《道德經》的推崇
1.不讀《道德經》一書,不知中國文化,不知人生真諦。
——魯迅
2.我覺得任何一個翻閱《道德經》的人最初一定會大笑,然後笑他自己竟然會這樣笑,最後會覺得現在很需要這種學說。至少,這會是大多數人初讀老子的反應,我自己就是如此。
——林語堂
3.這個在老子書裏(即《道德經》)的萌芽,在以後幾百年裏充分生長起來的自然主義宇宙觀,正是經典時代的一份最重要的哲學遺產。
——胡適
4.中國以後若想在思想上自成係統,有所創獲,必須一方麵輸入外來之學說,一方麵不忘民族之本位。此二種相反而相成之態度,乃道教之真精神,新儒家之舊途徑。
——陳寅恪
5.老子在思想史上第一次提出天地起源的問題,認為天並非永恒的、並非最根本的,而最根本的是道。
——張岱年
外國名人對《道德經》的推崇
1.老子思想的集大成者《道德經》,像一口永不枯竭的井泉,滿載寶藏,放下汲桶,唾手可得。
——德國哲學家 尼采
2.做人應該像老子所說的如水一般。沒有障礙,它向前流去;遇到堤壩,停下來;堤壩出了缺口,再向前流去。容器是方的,它成方形;容器是圓的,它成圓形。因此,它比一切都重要,比一切都強。
——俄國作家 列夫·托爾斯泰
3.或許除了《道德經》之外,我們將要焚毀所有的書籍,而在《道德經》中尋得智慧的摘要。
——美國學者 威爾·杜蘭
4.我不是理論的創立者,我隻是個(道家的)得道者,我們在這裏麵臨著人類地位固有的和令人難忘的表現在中國古代(道家)哲學中的一些互補關係。
——丹麥物理學家 波爾
5.每個德國家庭都應該買一本中國的《道德經》,以幫助解決人們思想上的困惑。
——德國前總理 施羅德
6.道家對自然界的推究和洞察,完全可與亞裏士多德以前的希臘相媲美,而且成為中國整個科學的基礎。
——英國生物學家、諾貝爾獎得主 李約瑟
7.在偉大的諸傳統中,據我看,道家提供了最深刻並且最完美的生態智能,它強調在自然的循環過程中,個人社會的一切現象和潛在兩者的基本一致。
——美國物理學家、諾貝爾獎得主 卡普拉
8.老子在兩千多年前就預見並批判今天人類文明缺陷的先知。老子似乎用驚人的洞察力看透了個體的人和整體人類的最終命運。
——日本物理學家、諾貝爾獎得主 湯川秀樹
9.道家的思想,在探究宇宙和諧的奧秘、尋找社會的公正與和平、追求心靈的自由和道德完全三個層麵上,對我們這個時代都有新啟蒙思想的性質。道家在兩千多年前發現的問題,隨著曆史的發展,愈來愈清楚地展現在人類的麵前。
——比利時學者、諾貝爾獎得主 普利高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