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黃六月,焦麥炸豆。 Ww WCOM
199年6月4日,中午1點多鍾,正是一中最熱的時候。馮和幾個夥伴走在通往村邊河的鄉村土路上。
每個人都是一身的汗,就跟剛從水裏撈出來一樣。
汗水噗噗落在地上,騰起一股股煙氣,瞬間就被蒸幹。
毒辣辣太陽炙烤大地,氣已經熱得蒸籠一樣,農民們卻禱告上:這樣的晴可以多持續一段時間。
舉目望去,廣袤的田野上,麥子已經收了一多半。農人們揮汗如雨在地裏忙碌著,有的揮鐮收割,有的正趕著驢車或開著機動三輪裝麥子往打麥場運輸。
就連三四歲的孩子都胳膊上挎個大籃子腳步蹣跚,跟個鴨子似在地裏撿麥子。
六七歲大點的孩子,有的比鐮刀高不了多少,也成了割麥的主力軍。
這時,在位於中原腹地的南河省農村,收割機還是個稀罕物,種地主要靠人力。
收麥如救火,那是一刻也耽誤不得的。焦黃一地的麥子,如果不及時收回家,刮場大風或下場暴雨,一季的收成就全泡了湯。
所以,在麥熟的日子,一切要緊的事都得為收麥讓路,村人忙起來那可真是沒日沒夜。如此要繁忙十五左右,收麥才會告一段落。
農村的孩子不放暑假,卻會放二十左右的收麥假。
同樣的,他們在秋時也會有一個多月的秋假,用於收秋種麥。
馮今年1歲,就讀馮莊鄉初中一年級。
他年紀不大,身高卻已有一米七三,身材頎長,眉目清秀,皮膚黝黑,看上去很是壯碩,一身的腱子肉都是跟家裏幹農活鍛煉出來的。
農村孩子,1歲能長到他這個頭,在這個時候也是極罕見的。
所以,馮走到哪裏還都挺受人關注。
馮是家裏獨子,上頭有三個姐姐。爹娘視其為掌中寶,疼愛有加,什麼活都舍不得他幹。
可他是個懂事的孩子。
打就懂事。
雖然上頭有三個姐,不缺他這個勞力,但他還是從五六歲就開始幫家裏幹活。平日裏拾柴禾、放羊、積肥、薅草,幫家裏做飯,農忙時候割麥、摘棉花、收玉米、出花生,他都搶著幹。
有村民笑著誇他:這子長大了準是一個好莊稼把式。
隻是,令人惋惜的是,他不夠聰明,在學校讀書,學習也很勤奮,就是學不會,成績隻能是中不溜的樣子。
就這成績,能上個初中畢業就不錯了。
事實上,前馮莊整個村子三千六百多口人,大多數的孩子也都是隻讀個學畢業或者初中畢業就輟學回家務農了。
父母對馮學習不好並不感到憂慮,他們覺得這挺正常的。
就這一個兒子,真要考上大學去了大城市,那才會讓他們感到惶恐呢。
還是讓孩子就讀個初中畢業,便回家娶妻生子傳承家業,才是最妥當的安排。
現在的農村,早婚現象十分嚴重。
少年男女十二三便訂婚,十五六就結婚的事件時有生,若是一個男孩子到了二十歲還沒定親,爹娘就會心急如焚,擔心兒子會娶不上媳婦。
前兩,村裏的媒婆子七斤嬸還給馮了中馮莊的一個16歲的女孩。馮在母親的帶領下去見了一回,這女的長得膀大腰圓一臉橫肉,從外表看,怎麼也不像16的,倒像是三十多的婦人。
媒婆子還蠱惑馮的娘,甚麼“妻大三抱金磚”,這對象長得壯好生養,幹活也是一把好手,那是打著燈籠都找不著的好兒媳,有好幾家都爭著下聘呢。媒婆讓馮的娘抓緊時間定下來,隻需要給女方一千塊錢的彩禮,就算是定下親事,過個兩三年,一成親,就可以等著抱胖孫子了。
娘被得動心,就和馮打商量,問他要不要給他定下這個媳婦。
馮堅決拒絕掉了。
拒絕的原因隻是因為他覺得這女的太醜,不符合自己內心的審美標準,跟這麼醜的女人同床共枕一輩子,那活著簡直就是一種煎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