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他所在的部門分配了大量的任務,憑著個人的能力根本沒有辦法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於是小劉就招呼了同事們來幫忙,但是小韓卻默默地一個人“孤軍奮戰”。結果小劉按時完成了部門分配的任務,小韓雖然通宵達旦,還是沒有按時完成任務。小劉不久被提升為部門主管,小韓非常不服氣,於是負氣地辭職了。
辭職後的小韓憑借自己的能力很快進入另外一家實力不錯的公司,這次他吸取了上次的教訓,告誡自己一定要做個圓滑的“多麵手”,不要一味地埋頭苦幹。
與小韓一起共事的一位剛畢業不久的大學生,剛開始工作時,因為要熟悉業務,小韓和這位新同事的工作受到了諸多的限製。此時,公司裏一位叫於尚的老員工給予他們很大的關心和幫助。他常常客氣地向他們介紹公司裏的情況,傳授了他們很多工作上的竅門。這使得剛辭職的小韓和這位初入職場的大學生非常感動,他們覺得於尚為人既親切又平易近人,對這位老員工,他們也非常的尊重。
但是隨著以後的相處,小韓發現於尚其實屬於那種八麵玲瓏、很會搞關係的人。他在公司裏已經待了五六年,是公司裏非常吃得開的人物。說實話,小韓原本是非常討厭這類人的,就是因為這樣他才會遭到解雇的命運,但是自從上次的教訓他知道和於尚的關係搞不好,就會把自己孤立起來。於尚在公司的實力比較大,而且他的身邊也聚集了不少支持他的同事。小韓想,於尚是有人緣和有關係的人,或許可以通過他幫助自己更好地了解公司內部的信息。於是,小韓一方麵加強自己的能力,努力工作,一方麵和於尚保持友好的交往。
和小韓一起共事的那位大學生正如當初的小韓一樣,性格耿直,看不慣於尚的“虛假”。所以,下班後於尚叫小韓和這位大學生一起吃飯時,這位大學生總是找借口推脫掉,但是小韓卻會很高興地一起去。時間一長,於尚也就不再叫這位大學生了,而這名大學生也漸漸地與其他同事拉開了距離。
不久,於尚得到了升遷,成為公司裏的高層領導。升職後的於尚沒有忘記小韓,找到了一個合適的機會把他也提拔到了部門經理的位置,但是此時,曾經和小韓共事的那位大學生卻還在原來的崗位上默默無聞地工作著。
在職場上,總有這樣一類人,他們有令人羨慕的天賦與才華,卻總是在碌碌無為的工作中焦灼不安,他們就像千裏馬,卻總遇不到真正賞識自己的伯樂,空有滿腹經綸,隻能無奈於無人問津、無人賞識。
所謂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懷才不遇的人多半都是因為自己的緣故。有時候轉換一下思維,稍微放低一下姿態,你的職業命運就會因此而改變。
身在職場,偏執和退避都是失敗的種子,職場有棱角,更有圓滑,堅持自我的同時學會放棄自我,就是成功的開始。從本節的案例中我們可以看出,小韓走到了經理的職位上,既是幸運的,也是聰明的。對照那位大學生,因為他堅持自我,導致不合群,而小韓卻在前一次的職場失敗的經驗中吸取了教訓,學會放棄自我的執著,從而取得了事業的成功。
職場的成功其實隻要多一次微笑、或是多一聲迎合就能夠獲得。麵對職場中的鬥爭,置身事外隻能讓大家遠離、孤立你,更是退縮的表現和招致禍端的源泉;表明自己的觀點,成敗任其自然,成功了固然光榮,但失敗了也會更加悲慘、壯烈;一個中立者,隻能在爭鬥中被當做活靶子;真正的明智之舉是在相互平等的前提下,尊重每個人的個性,承認別人的創造成果,不做自以為是、唯我獨尊的“另類”。
因此,在職場中更好的生存之道隻需要放下原本自我的執著,學會圓通和變通。唯有這樣,才能在保證生存的前提下更好地堅守自己的原則。
72積極主動永遠比消極等待吃得開
一位做IT的工程師在公司人事縮減時被裁,他難過極了。
“我又沒犯什麼錯,”他沮喪地問同事,“經理為什麼把我裁掉?”
“大概是你哪裏做得不夠好吧?”同事A說,“還記得上次他要你指導業務部門使用計算機,你坐在那裏沒事,可你並沒去指導時剛好被他逮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