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博士本來是一位堅定的無神論者,可是自從她的女兒離奇自殺之後,他對一切超自然的現象開始深信不疑起來,並且一直想要找到關於前世記憶的全部秘密。他潛心研究,搜集了大量的材料,走訪過許許多多的當事人,掌握了很多的證據。可是,也就是由於這樣的研究使得他的性格變得古怪,開始慢慢地無法被別人接受。可是,他的努力卻最終換來了曉晴這樣一位親曆者的信任與追隨,他也讓曉晴更加堅定地覺得自己的前世是存在的。
阿偉隻是一位普通的大學生,來到校園裏懷抱的也僅僅是樸素的想法。可是因為偶然的機會,他認識了曉晴,從此也就有了一段離奇的經曆,他的思維開始受到了衝擊。他親曆了人們對於超自然現象看法的爭論,也感受到了曉晴的奇異與痛苦之所在,終於,他有一個思想純粹的人變成了一位熱衷於探討終極關懷的思考者。最後,他非常希望自己能夠不停地探索下去。
曉晴為了探索事情的真相,不僅僅遭遇了危險,最終失去了生命,更為重要的是,她經受了內心無比痛苦的考驗,各種感性的因素在她的心裏糾結著,最終使得她幾乎崩潰,這些痛苦正是一個普通人在自身的情感中常常會碰到的情況,如果讀者善於思索,自己也一定能夠體會到吧。
三
評價自己的作品,似乎是一件難以完成的事情。我始終記得古希臘的先賢教導人們——認識你自己,可是,直到今天,我依然不敢說已經認識了自己。
其實,不僅僅是就我個人來說,就算是整個人類,對自己的認識又究竟有多少呢?我不敢去輕易斷言,我隻是時常一個人默默地想一想。
如果說作者是為了傳布某些宗教輪回的觀念而杜撰出這個故事的話,那一定是對作者創作意圖的誤解。因為,這個故事就算是真的發生過,那夜可以被理解為不過是人物命運驚人的巧合而已。在這個信仰缺失、終極關懷不被重視的時代,作者隻是想通過這樣一個故事來告訴人們如何接近自己心中的理念世界,或者說,用小說來談哲學而已。引導讀者由對人生、對社會天生的恐懼感來反思自己的人生,才是作者一點小小的打算。
當我在寫作這篇後記的時候,我的心情並不輕鬆,我的作品完成之後,要經曆讀者們的檢驗,這對於毫無創作經驗的我來說是一個巨大的考驗。我並不是一個真正善於玩弄文學的人,也不知道怎樣用比去打動讀者,現在的我能夠做的就是把自己的想法完整的表達出來,然後盡量能給大家一些有益的啟示,僅此而已。
由於時間和精力的限製,等這本小說完成之後,又不知道要多久才能夠有新書出來了,創作需要時間,更需要對文學的激情和信心,而這些對於現在的我來說都不那麼具備。
這條路對於我來說依然漫長。
我默默為自己祈禱。
劉景南
2009年10月31日於武漢大學梅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