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不聽身體發出的語言,一如既往的生活做事,再過一年半載,各種疾病將會接踵而至,到那時您看病都不知道看哪個科。
在這個競爭日益激烈的社會裏,許多人都在為實現個人的目標而拚命,進而追求人生最大價值,但每個人先後天的體質、體能是有差異的,往往別人輕而易舉就做到的事情,您卻不一定能做到。
有一個朋友經常問我:“我的老板都50多了,為何精力還這麼充沛,一開會能講一天,神色不變,可我開會講一小時就累得不行了?”因此他也要向老板學習,累了也不能休整,在別人行我也行的觀念指導下,他以超出自身多倍的調節能力來耗神耗形。
耗的是哪裏的神和形呢?最先傷的是脾神和肉形,具體表現為:身體疲倦無力;做事提不起勁;不願思考;動一動,說說話,和朋友交流嫌累;老想睡,但睡眠又不深,時醒;身體肌肉懈怠鬆弛。這是脾在告訴你:再也不能這樣活,再也不能這樣過!這是我們祖先用幾千年的時間總結出的“勞倦傷脾”“思慮傷脾”,這也是老祖先在告誡後人過勞導致的惡果。
因此,當您出現這些問題時,我建議您能睡就睡上一兩天,把覺睡飽了睡足了。什麼能慰解生命的辛勞?哲學家康德說:睡眠、微笑和希望。
壓力太大,到哪裏解壓呢?當然是回歸大自然了。大自然給予了我們一切,也是我們心身修複的棲息地,回到自然界猶如回到母親的溫暖懷抱。當然,有條件的能到青山綠水間休養一周最好,因為,山穀之氣通於脾氣,各種植物的芬芳都有醒脾的作用。時間太短反至勞頓。胎兒在母體發育一周一個樣,所以身心休養我想最少也要一周以上。
如果您不聽身體發出的語言,一如既往地生活做事,再過一年半載,各種疾病將會接踵而至,到那時您看病都不知道看哪個科。就有很多這樣的人整天遊走於各大醫院,錢沒少花,醫沒少看,可效果並不理想。
中醫理論認為,人是一個有機整體,把身體各個部位拆開來醫治的方法肯定不是醫療最佳方案。可我們目前醫療現狀分科太細,全科太少,當身體有說不完的病時看病就很茫然。而看病看不好又進一步加深了您的思想負擔,最終會把您身心摧垮。
所以,遇到這種情況時,我希望大家中西並用。可是好的醫生又太難求,那個鬱悶,我深切理解和同情,因此,未病先防比什麼都重要,最高明的醫生就是讓您不生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