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媽媽,請這樣愛我1(1 / 1)

前 言

記得著名教育專家尹建莉曾經說過:“兒童無小事,所有的小事對孩子來說都是大事。父母在小事上有正確觀念,不誤導孩子,就是幫孩子成就了大事。孩子也會以做大事的氣質回報家長。”尊重孩子,和孩子站在平等的位置上,這個口號呼籲了多少年,我們的家長也身先士卒,甚至以犧牲的精神在教育著自己的孩子。他們為了孩子不惜重金投資;為了孩子辭去工作,專心帶孩子;為了孩子把他們送到一些“名師”那裏求學……可結果呢,有的孩子靦腆、有的孩子內向、有的孩子頑劣、有的孩子叛逆、有的孩子沒有主見……於是他們彷徨了、迷茫了,於是他們開始求助一個又一個的“專家”。

其實,最好的專家是遵循孩子性格特點進行教育的媽媽(爸爸),一個有心的媽媽(爸爸)也可以成為一名兒童教育專家。孩子,就是一塊未經雕琢的玉,至於怎麼雕琢,還要看這塊玉的特點和雕琢師的方法。例如,本書中的沫沫,是個頑皮的小男孩,當媽媽意識到他的頑劣有點過時,就開始“放權”給兒子,讓他當家,讓他具有一定的責任感,進而促升他的成就感、使命感,最終沫沫成了一個有責任心的小男孩。這個案例告訴我們,給予孩子太多往往會產生一些問題,比如頑劣、害羞、沒有自信。反過來,如果父母學會“狠”一點、“壞”一點,也許孩子就沒有這些問題了。

這本書裏有一群有點另類、非同一般的父母:他們非常“多事”、“貪玩”,有的還非常“懶惰”、非常“摳門”。他們對孩子很“狠”,經常“甩手不管”,或者在家裏對孩子進行“西點軍校”式的管理,甚至不惜讓孩子遲到,還讓孩子穿奇裝異服……可就是這樣一群媽媽(爸爸)帶出來的孩子,獨立、勤勞、節約、有自信、有紀律、有主見……

這是一本值得很多家長一看的書。在這本書裏,每一位媽媽(爸爸)以自己獨特的方法來教育自己的孩子,他們完全打破以前媽媽們事無巨細對孩子包辦的方法,讓孩子自己當家;他們一改認為孩子聽話就是正確的觀念,讓孩子頑皮;他們把錢包交給孩子讓他們管錢;他們還鼓勵孩子大膽想象,讓孩子想入非非。總之,他們顛覆傳統,打破過去,但是,他們的孩子卻陽光、堅強、健康,具有自己的個性。

一千個孩子有一千種不同的教育方法,家長要做的就是根據孩子的特點,選擇適合他們的教育方法,然後堅持下來,這樣你的孩子就會成為你理想中的“美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