稍微仔細一想,眾將立即明白了楊烈的無可奈何。
家族重任,身不由己,無論如何,他們已經不能再為難楊烈了。
“嗬嗬,雖然如此,不過我楊烈畢竟曾與滕州眾將士同陣殺敵,日後還是生死之交,各位不必難過。”
楊烈朗聲一笑,將眾將一一扶起,之後才道:
“今日過後,我會親自向‘右樞密武院’上書一封,將‘吳天穀’一戰的前後始末仔細講解清楚,以防蘇晨那廝再動手腳。另外,我與武院的兩位樞密使大人頗有交情,我會請求他們盡快將我調入邊境軍中,也好多立戰功。至於滕州之事……”
楊烈笑著看向眾人,最後注視向王坤,道:
“各位,書信之中我會為大家一一請功,再加上你們擊殺一些蠻軍將士的功勞,相信會有不少。王將軍的軍功應該足夠達到‘玄將’級別,到時候朝廷下令敕封,十有八九會令你繼續駐守滕州,這樣一來,滕州軍也算是有了主心骨了。”
早在趕回滕州之前,楊烈已經將一切事情都已想好,此時說出來,立即讓眾將士心悅誠服,紛紛拜謝。
“好了,各位,戰事剛完,軍中尚有許多事情處理,你們先返回營地吧。”
“是。”
“是。”
戰後忙碌,楊烈暫時住在將軍府,統籌一切事務。
滕州軍原本有一萬餘人,當初留下兩千守城,去者一萬,損折兩千,另有大半受傷。現如今,軍士總數已經不足一萬,還有許多軍士傷勢嚴重,短時間內難以複原。不過‘吳天穀’一戰是一次真正的戰事洗禮,滕州軍的實力得到印證,早已不輸於邊境軍士了。
這一切還要歸功於楊烈從‘天星樓’買來的許多丹藥。
當日午後,楊烈又叫來下屬雷朋等幾個‘百夫長’,大開軍庫,將許多‘元星丹’‘地星丹’分發於中將士,令其養傷複原,軍中營地陣陣歡呼喝彩。
大戰過後,許多將士磨礪修為,破而後立,再加上有丹藥幫助,立即開始衝破境界,其中又有上百人突破到‘器武境’,使得軍中器武境高手的比例再次增加。
另外,甚至有三五人像雷朋一樣突破到‘虛武境’,成為了沒有封將的將才。
可以說,‘吳天穀’一戰是滕州軍的一次蛻變,雖然它還掛著地方軍伍的名號,可是已經是真真正正的強大軍隊。
“我雖然不能留在滕州,不過日後不論走到哪裏,也需要一支心腹部隊任由差遣,這支滕州軍正好是合適的選擇,看來以後仍舊可以向‘天星樓’購買丹藥,好好令他們提升修為。日後若有用時,必定可以一鳴驚人……”
當日深夜,楊烈留在將軍府內,很快便寫就一封書信。信中除了解釋‘吳天穀’一戰的始末之外,還另外附有一份密信給呼延厲、雷胥二位樞密使,請求他們二人盡快將楊烈調離滕州,進入邊境。
‘右樞密武院’一向辦事效率極高,想必不出半個月,封將、調離等事都會有回音。
楊烈心情甚好,就要派人將書信送出,然而忽然間他又想到什麼,心中立即驚醒道:
“對了,‘吳天穀’一戰,曾有我朝境內的魔門勢力‘魔心門’參與。究竟現如今這‘魔心門’是否與蠻族勾結,又或者還有多少方外宗派與蠻族、妖族私下交易,這一切都關乎我朝安危。我一人之力,無計可施,不過朝廷和‘右樞密武院’定然有辦法!”
‘魔心門’之事要追溯到當初楊烈夜探軍情的時候,雖然時隔許久,楊烈卻一直耿耿於懷,不曾忘記。
‘吳天穀’一戰並不是大洪朝主動興起的戰事,其幕後完全是方外宗派‘魔心門’一手操縱,連蠻族大軍都淪為他們獻媚結盟的工具。
‘吳天穀’之戰雖然魔門奸計未能得逞,可是楊烈絕對不相信這些方外之士會就此罷手,每當想起這一點,楊烈總覺得心中難安,心想大洪朝未來數十年的安危可能就要著落在這一件事情之上。
“末將楊烈上稟朝廷、武院,以及兩位樞密使大人:前者‘吳天穀’之戰雖罷,然其中一切緣由皆與方外魔門有所牽連……”
萬分鄭重地,楊烈又在信中將發現魔門與蠻族勾結的一切始末細細道來,請求朝廷和武院做定奪。
“雷朋,這份書信極為重要,其他人我放心不下,就由你親自送往洪都!須謹記,要親自交給武院的兩位樞密使大人,而不是其他任何人,明白嗎!”
“是,將軍!”
直到當天深夜,楊烈才派遣心腹雷朋,將一封軍情書信送往洪都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