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煉化天刀
眨眼間又過了三日,‘最終會審’之後的一切風波逐漸平複。當然這隻是表麵現象,事實上,關係到這場天將之爭的後續餘波還在不斷醞釀、發酵。
‘最終會審’後的次日,‘右樞密武院’已經將會審結果上報朝廷,洪王陛下表示認同,最終局麵落定。
當初‘天旭’‘天刀’二府提出所謂‘天波楊家後繼無人’的論調早已經被楊烈的實力徹底粉碎,‘天波’封號雖然暫時空置,但至少在三年之內還屬於楊家,隻等著楊烈或者楊六郎終有一日繼承。
一切還沒有結束。
因為當日在‘右樞密武院’一戰,楊烈的所有秘密幾乎全部顯露,其中最為引人注目的便是他與‘陣國’的關係,以及身負東郊禁軍五脈天象。
第二日,關於楊烈加入‘陣國’成為客卿學士的事情被傳得沸沸揚揚,引得洪都城無數人議論。
此後,又有人提出楊烈同時在‘東郊禁軍’和‘陣國’任職,一人身兼兩職,有違朝廷軍伍律法。而且楊烈在罕有人知道的情況下繼承‘東天青龍七宿’大陣的五脈天象,此事實在太過不可思議,當即有許多朝廷文武官員提出異議,聲討楊烈。
事關朝廷律例,這些人並非刻意敵對楊烈,而是為國體著想。楊烈也不能辯駁什麼。
一日之間,關於楊烈違背朝廷軍伍律法的事情甚囂塵上,已經到了不得不麵對的地步。
然而誰也沒有想到,真正解決這件事的不是旁人,卻是‘陣國’最高領導者,當代‘三太保’!
迫不得已之下,當代‘三太保’公開宣稱,楊烈早已是‘陣國’客卿學士身份,而他進入‘東郊禁軍’繼承五脈天象也是受到‘三太保’的授意指使,這一切都是為朝廷利益著想。
出乎意料,‘三太保’的言論雖然有諸多不合理之處,但沒有人敢非議什麼,連‘東郊禁軍’那邊都三緘其口,始終沒有發表過任何意見
恍惚中,許多人明白過來,這雙方為了楊烈一人已經默認達成某種協議,隻不過沒有人知道罷了。
無論如何,這件事在‘三太保’親自出麵證實之後便迅速冷淡下來。這兩日內,楊烈一直呆在‘天波府’中閉門不出,表麵上看,他極其僥幸躲過一劫。不過對於事實真相,他卻比誰都了解:
“‘東郊禁軍’、‘陣國’,這兩邊無論哪一個都是我朝超級巨頭實力,他們連天將都不會放在眼裏,更加不會在乎我楊烈,真正牽動他們神經的隻有兩件事,一是‘陣法武道’,二是‘東天青龍七宿’大陣,當這兩件事牽連在一起,他們便不得不為我考慮了……”
“不過不管怎樣,‘三太保’和大統領二人總算對我不錯,日後若有機會報答他們便是了……”
第三日,另一件事繼續扯動著許多人的神經。
由‘左樞密文院’文淵閣盧修大人提議,朝廷眾多文武官員上稟洪王,聲稱天刀孟家在此次‘最終會審’期間多次舞弊營私,蔑視朝廷禮法,置洪王陛下威壓於不顧,請求洪王陛下重重治罪。
可以輕易想到,盧修等人提出的理由分為兩點,其一,‘最終會審’之日前夕,‘左樞密文院’中的眾多文書被毀,當夜曾有莫名高手出現,此事雖然沒有十足證據,但隻需仔細想想便知道必然與天刀孟家脫不了關係;
其二,當日楊烈與孟光一戰,最後‘天刀將’孟霆相隔萬裏附身於孟光之身,不顧天將身份,擾亂公正,無視‘右樞密武院’威儀,更加罪不可赦。
這兩大罪狀都非同小可,一旦有其中一個落實,那麼天刀孟家隻怕難逃一劫。
當盧修等人將此事稟告之後,洪王雖然下令嚴懲,但最終懲罰卻隻是撤銷孟光的天刀世子之位,禁足一年,卻沒有對‘天刀將’孟霆做出任何實質性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