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練好入門基本功--千裏之行始於足下(1)(3 / 3)

銀行證券業的長期投資,是指除短期投資以外的投資,包括持有時間準備超過1年(不含1年)的各種股權性質的投資、不能變現或不準備隨時變現的債券投資、其他債權投資和其他長期投資。

銀行證券業的固定資產,是指同時具有以下特征的有形資產;為生產商品、提供勞務、出租或經營管理而持有;使用年限超過1年;單位價值較高。

銀行證券業的無形資產,是指為提供勞務、出租給他人或為管理目的而持有的且沒有實物形態的非貨幣性長期資產,比如專利權、非專利技術、商標權、著作權、土地使用權和商譽等。

銀行證券業的其他資產,是指除上述資產以外的其他資產,如長期待攤費用、存出資本保證金、抵債資產、應收席位費等。

此外,不少銀行證券業擁有大量的“中長期貸款”資產。銀行證券業的所有資產是其從事經營活動的基礎,是企業實現贏利、創造未來收益的源泉,是企業對外承擔經濟責任的保障。

2.負債。

負債,是指過去的交易、事項形成的現時義務。履行該義務預期會導致經濟利益流出企業。銀行證券業的負債按其流動性,可分為流動負憤、應付債券、長期準備金和其他長期負債等。

流動負債、是指將在1年(含1年)或超過1年的一個營業周期內償還的債務。銀行證券業的流動負債,主要包括活期存款、1年(含1年)以下的定期存款、向中央銀行借款、票據融資、同業存款、同業拆入、應付利息、應付傭金、應付手續費、預收保費、應付分保款、預收分保賠款、應付保戶紅利、存入保證金、未決賠款準備金、未到期責任準備金、存入分保準備金、質押借款、代買賣證券款、代發行證券款、代兌付債券款、賣出回購證券款、應付款項、應付工資、應交稅金其他應收應付款項和預提費用等。

長期存款、長期借款、長期應付款和應付債券等構成銀行證券業的長期負債。負債是銀行證券業的重要資金來源,負債融資相對固定的成本可以對股東的回報形成杠杆作用(根據對負債所得資金運營成果與負債所導致成本的比較,負債融資可以從積極或消極的方向以更大的力量影響銀行證券業的股東回報),負債融資由於其所形成的成本可以在所得稅前支付,因而對銀行證券業具有“省稅功能”;不過,如果企業經營不善,現金流動安排不好,定期的利息負擔和本金償還將會給金融企業帶來較大的財務風險。

3.所有者權益。

所有者權益,是指所有者在企業資產中享有的經濟利益,其金額為資產減去負債後的餘額。銀行證券業的所有者權益,主要包括實收資本(或股本)、資本公積、盈餘公積和未分配利潤等。從事存貸款業務的銀行證券業計提的一般準備、從事保險業務的銀行證券業計提的總準備金、從事證券業務的銀行證券業計提的一般風險準備,以及從事信托業務的銀行證券業計提的信托賠償準備也是所有者權益的組成部分。

銀行證券業的實收資本(或股本)是指投資者按照企業章程或合同、協議的約定,實際投入銀行證券業的資本。在股東投入全部認繳的資本後,實收資本即為企業的注冊資本,這是銀行證券業的法定資本,不能隨便減少和注銷。

資本(或股本)溢價、接受非現金資產捐贈準備、接受現金捐贈、股權投資準備、外幣資本折算差額、上市銀行證券業的關聯交易差價和其他資本公積金等構成的資本公積總額,法定盈餘公積、任意盈餘公積和法定公益金構成的盈餘公積,以及未分配利潤都是銀行證券業所有者權益的重要組成部分。

所有者權益是銀行證券業極其重要的資金來源,是企業成立的重要條件,是企業建立自身信用的基礎,是股東對企業享有權益的依據和保證。

4.收入。

收入,是指企業在銷售商品、提供勞務及讓渡資產使用權等日常活動中所形成的經濟利益的總流入。銀行證券業的收入是指其提供金融商品和服務時所取得的經濟利益的總流入,但不包括為第三方或者客戶代收的款項,如代郵電部門收取的郵電費等。嚴格地說,銀行證券業的收入僅僅指營業收入和投資收益;廣義地看,金融企業的收入包括營業收入、投資收益和營業外收入。

銀行證券業的營業收入是在其營業活動過程中實現的,主要包括利息收入、銀行證券業往來收入、手續費收入、貼現利息收入、保費收入、證券發行差價收入、證券自營差價收入、買人返售證券收入、彙兌收益和其他業務收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