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7章 給爺爺奶奶講講兒童心理學 (3)(1 / 3)

“有時間帶天姿來我們家玩!”我起身告辭,讓她趕緊去看孩子。聽著孩子的哭聲,真希望她能早點找到安全感,變得像陽陽一樣大膽。

智慧爸媽箴言

安全感強的孩子通常表現為:願意表達自己的意見、對自己的評價高、願意和別人親近、遇到新鮮事物主動去接觸。

而安全感弱的孩子的表現為:拒絕和陌生人交往、對新鮮事物沒有探索欲、對陌生人和陌生環境感到害怕、不敢一個人在家、不願意或不敢和同學說話、發生矛盾時退縮、不喜歡學校、不願意上學。

4.孫子沒必要吃苦

“讓陽陽吃什麼苦?我那時候就把陽陽的苦都替他們吃完了,如今瞧著孩子享福,是我的一種心理享受!”由於公公婆婆年輕的時候經曆了物質極度匱乏的年代,如今生活條件好了,他們見不得自己的寶貝孫子吃一點苦,對孩子總有一種“補償”心理。我們想對孩子進行一點“吃苦教育”,婆婆就拚命阻撓。

“奶奶,今天吃完飯我收拾餐桌,我刷碗。”周六晚上快吃完飯時,陽陽對奶奶說。

“陽陽真懂事,知道心疼奶奶啊!奶奶不累,自己收拾就行了,你吃完飯去寫作業,不寫就去玩。”婆婆嗬嗬地笑著。

我說:“媽,你讓他收拾吧!他也不小了,讓他幹點活,就當是進行吃苦教育了,這是我給他安排的任務,一周至少刷一次碗,打掃一次家庭衛生。”

不料婆婆聽完我的話,睜大了眼睛:“啥?吃苦教育?你真是想起一出是一出,什麼吃苦教育啊,我們那時候是沒辦法才吃了那麼多苦,現在生活條件這麼好,還讓陽陽吃苦,你這不是沒事找事嗎?這些活我自己能幹,別讓我的孫子幹,那些年我早把我孫子的苦都吃了。陽陽現在的任務就是好好學習,好好享受,我看著陽陽要吃有吃,要喝有喝,不用吃苦受罪,我心裏頭舒服。”

老公放下碗,也難得地發表了回意見:“媽,讓陽陽自己動手做點事、吃點苦不是目的,而是一種手段,是讓他知道隻有自己付出才會有收獲,想不勞而獲是不可能的。咱們自己吃千般苦,不讓他受一點累,不能想當然地以為等他大了就會有自立能力和自強精神,那是不可能的。就得從小培養他,多對他進行吃苦教育才行,這樣他才會知道什麼叫吃苦耐勞,而不是隻把這四個字當成一種口號。”

“奶奶,你就讓我幹吧!我保證能幹好,要不你可以讓媽媽監督我。爺爺奶奶、爸爸媽媽,你們都吃飽了吧?那我開始收拾了啊!”沒想到陽陽對幹活還是挺積極的,說完他就把奶奶推到客廳讓奶奶看電視。

我幫著他把餐桌收拾了。刷碗的時候陽陽執意不讓我幫他,非讓我去陪奶奶看電視,我告訴他刷完了叫我,碗櫥太高,怕他夠不著。

我和婆婆正看著電視,突然聽見“啪”的一聲,肯定是陽陽不小心把碗摔碎了。我們婆媳倆趕緊跑到廚房,隻見陽陽站在小板凳上正費勁地把碗放進碗櫥裏。

婆婆三步並作兩步跑過去把陽陽抱下來,埋怨我:“我說不讓陽陽幹,你非得讓他幹,還不看著點他。陽陽,有沒有傷著?”

“奶奶,我沒事。就是不小心把碗摔碎了,我保證下次不會了。”

“你沒事就好,你沒事就好,去玩吧,奶奶把這裏掃一下。”婆婆看陽陽沒事,這才放心了。

沒想到陽陽卻搶先一步去拿掃把:“不,這是我的活,我還沒幹完呢。你和媽媽去看電視吧!我自己能行。”

見陽陽表現這麼好,我自然很高興。等他幹完了,我把他抱起來大大地表揚了他一番。後來,我和陽陽還約定了自己的襪子和內衣自己洗,自己洗腳、洗澡,自己疊被子,自己整理自己的書桌和用品,自己打掃自己的房間。

“怎麼回事?最近我去給陽陽整理房間發現他屋裏都挺幹淨的,被子疊好了,書桌上也很整齊,地板也一點灰塵也沒有,是不是你已經給他整理過了?”一天,婆婆很奇怪地問我。

我笑著對婆婆說:“我哪有時間給他整理啊,都是他自己整理的。”

“肯定又是你讓陽陽進行什麼吃苦教育了吧?陽陽學習重要,我在家又沒事,這些事情我來做就行了。以後你別讓他幹了,我估計他也堅持不了多長時間。”婆婆又開始抱怨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