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9章 部門主管與其他同級領導的關係(1)(1 / 2)

同在一個公司裏任職的各部門主管,都在為同一個公司目標而工作,彼此之間是分工不同,卻是同一工作鏈中不可分離的一部分,這表麵看起來彼此並無矛盾,有的隻是團結協作,但在深層次看,則不隻是協作,也有競爭。

比如,職務的競爭,薪金、名譽的競爭等等,應該說,任何一名部門主管的勝利都是通過競爭得來的,但要獲得競爭的勝利,又必須處理好彼此間的關係,這樣一個巨大的矛盾擺在所有的部門主管麵前,關係如何處理呢?這對任何一個主管來說都是首要解決的問題。

一、同級主管間相處的原則

在一個公司係統內,若幹同級部門主管之間的工作既不相同又有聯係,彼此之間相處時應該把握什麼樣的分寸呢?

與同級主管相處,太疏遠了顯然不好,人家會誤認為你不合群、孤僻、性格高傲;太親近了也不好,因為這樣容易讓別人說閑話,而且也容易使上級領導誤解,認為你是在拉幫結派。因此不即不離、不遠不近的同級主管關係,才是最合適和最理想的。

1.理解與寬諒,彼此相安

主管間沒有矛盾分歧最好,出現了矛盾和分歧一定要堅持一個原則:理解寬容、讓步,絕不可失去情緒控製非與對方一決高下不可。要知道,主管間的一場惡仗斷送的一定是兩個人的前程。對同級主管的弱點或私事,要保持沉默。

同級主管眾多,總有一兩個跟你特別投機,可能私下成了好朋友。但不管你身居何職,都不能因為關係好而互相包庇縱容,聯手作弊或做出一些違犯原則的事。上司對這類人“最討厭”,對這種人是不會委以重任的。

在於其他主管交往時,要注意這樣一個原則:不論個人關係遠的近的一個樣,不管是能力強的能力弱的一個樣,不管是口碑好的不好的一個樣。

有些同級主管生性暴躁,常因小事而嘮叨不已,雖然事後他會把事情忘得一幹二淨,但當時粗聲粗氣或過激的反應,卻會叫你悶悶不樂,怎麼辦呢?

對付這種脾氣的人,最好的辦法是以靜製動。你不妨細想一下,有同感的肯定不隻你一個人,所以不妨就讓對方說下去,你隻要處之泰然,保持緘默,直至事情明朗化,對方的態度平靜下來,你再擺出明白事理的姿態來,細心將事情分析清楚,如此,你肯定能將對方擺平。

2.忍讓與謙卑,廣結善緣

在與同級主管相處時,也要記住這段話,顧全大局,以忍為安。古人講究“勤”和“忍”,認為這兩方麵是做大事、成大業最根本的要求。而且,事實也往往如此,一勤、一忍,往往能夠使一個人一步步走向成功。

“以屈求伸”是一門實實在在的領導藝術與工作策略,領導者既要有寬廣的胸懷,又應通過靈活多變的“屈”來達到“伸”的目的。

忍讓的處世方法,初看似乎比較消極,其實,它是通過少招惹是非的方式,更好地展現自己的才華。

三國荀攸,智慧超群,謀略過人,他輔佐曹操征張繡、擒呂布、戰袁紹、定烏桓,為曹操統一北方,建功立業,做出了重要貢獻。

他在朝20餘年,能夠從容自如地處理政治漩渦中上下左右的複雜關係,在極其殘酷的人事傾軋中,始終地位穩固,立於不敗之地,就在於他善於謹以安身,以忍為安。

荀攸平時特別注意周圍的環境,對於同僚他不爭高下,總是表現得很謙卑、文弱、愚鈍、怯懦。對於自己的功勳他則諱莫如深。他與曹操相處20年,關係融洽,深受寵信,從來不見有人到曹操處進讒言加害於他,朝裏朝外口碑極佳。

而部門主管間畢竟是共同效力於同一個公司的同事,其根本利益是一致的,兩個主管間因一件小事弄僵了,不僅影響了全局的大事,到頭來還會讓自己成為受害者。同事間的相容、相謙帶動全局的和諧共進,受益的也是每一個人。

3.友好相處,不相互拆台

作為一個部門主管要盡可能多的與其他部門主管處好關係,這有助於本部門開展工作不說,也使自己未來的發展能有個堅實的基礎,就私情來講也是相互間有個照應。但主管間的這種關係應是建立在多給對方提供工作上的便利為基礎,目的也是為了最終都不至於因對方的部門不配合而影響本部門工作任務的完成。

二、正確地對待彼此間的競爭

在現實生活中,每個部門主管都想表現得出色些,通過競爭在同級中脫穎而出,贏得自己理想的職位、利益和榮譽。同時,又不願意因為競爭而損害同事之間的和善友好關係,那麼,部門主管應該以怎樣的態度來看待彼此間競爭呢?

1.端正競爭態度

部門主管在與同級主管進行競爭時應做到兩點:一是既要樂於競爭,又要看淡競爭。要以積極的態度對待競爭,把競爭作為提高自己能力的階梯和動力,在競爭中品味工作和生活的樂趣。同時,要有以事業為重的態度,堅持以工作為主,把集體利益和履行職責放在首位。不管誰在競爭中獲勝,都是好事,競爭本身的目的,是為了充分調動大家的工作積極性,把工作幹得更好。二是既敢於競爭,又要甘於適度退讓。競爭是不可回避的,因而麵對競爭要克服和防止畏懼心理。有一位名人說過:對一個踟躅不前的人,別人會越過他趕到他前麵去;對一個勇往直前的人,別人會自覺給他讓路。在麵對競爭當仁不讓的同時,也要為他人著想,有時在特定條件下,如果機會對別人來說非常重要,對自己卻是無足輕重,或自己還有更多機會,那麼就要有謙讓的風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