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比武(1 / 2)

“啪!”

兩杆青銅長劍於空中相交,頓時激起一團精光,但兩劍一觸即離,遊龍一般上下竄動,數十招之間兩劍才爾碰一次,使劍二人道行顯是在伯仲之間,但見一白一紅兩團人影飄忽不定,於一座石台上穿插來去,時攻時防,身法淩厲已極,頓時引得台下數百人齊聲叫好。

那石台左首立著一塊高數丈的大石,大石之上豎書四個大字:“五嶽獨尊”,筆勢蒼勁如龍,直有越石而出之兆。

這便是當今天下第一山,五嶽之魁“泰山”了,隻不知這素日山林夐然的道家清修習劍之地今日卻為何人海如潮?幾百雙眼睛齊向台上論劍的二人望去。

紅衣人側身躲過一劍,長劍一挑,自下而上劃了一道圓弧,將白衣人逼出劍圈之外,隨即劍尖輕顫,當宮直刺,白衣人早閃至一旁,正欲回敬一劍,哪知紅衣人這招卻是個虛招,表麵上力道極狠但實則半分力也無,順勢縱至身後,回身便向自己雙足削來,心中一驚,忙斂劍氣而聚腳底,向前連踏三步,這三步迅疾無比,落足處頓時精光大盛,龜裂無數。但三步一過,劍勢已盡,終是躲了開去。

白衣人躲過一劍,便即回身反攻,青銅劍上隱隱透出一絲青光,紅衣人心中一凜——以劍載氣?當下心中動訣,儃中·氣海兩穴盡開,真氣湧出,經肩髎·臂臑·手五裏·肘髎·曲池·手三裏·上廉·下廉·溫溜·偏曆·陽溪·合穀·三間·二間諸穴後由食指商陽穴而出,手中長劍登時精光一閃,“刷”的一聲,青銅劍劃過處閃過一道光弧,直斬白衣人腰部。卻突見白衣人向後直縱兩步,右手一揮,竟將長劍直射了過來,江湖俗雲:“一寸刃,三分命”,如此怪異的打法,直如不要命,但一來沒有絲毫征兆,二來兩人相離甚近,竟被打了個措手不及,情急之下,忙一個臥虹仰,氣凝下盤,上身向後一仰,但見一杆長劍挾著一道精光貼著麵頰直飛出去,相距不過咫尺,又驚又喜,此刻對方長劍脫手,再不出劍,更待何時?正欲上前,突聞得身後隱隱風響,心道不好,那劍不知為何竟又轉了回來,此刻上身未正,隻得左腿一蹬,一團精光閃過,身子已貼著地麵向後直飛出去,正好又與那長劍相擦而過,心中驚疑不定,長劍揮出,擋於身前,忙向前定睛一看,這才看出白衣人青銅劍上不知何時竟已綁上一條白綢,暗暗疑道:“這卻是何派劍法?”

白衣人突出奇招,台下已是一片喧囂,紛紛猜測此人是何派中人。卻也有一些老一輩的江湖人士心中一驚,這劍法以長劍拴以絲綢,乃為藤劍無疑,但這劍派“翠湖派”早於數十年前因作亂犯上為秦軍所滅,怎地今日卻在此出現,難不成派中並未絕後?

紅衣人心中暗暗盤算:這劍法聞所未聞,如今也隻好與其虛與周旋,待得摸清底細,路數了然後再得打算了。計議已定,當即施展輕功,十招之內隻一個攻招,而這一招也隻是試探而已。那白衣人如何不知對手打算,自己所使劍法確是藤劍無疑,本擬到最後緊要關頭再使將出來,以此突出奇招,震懾群雄,但他哪知天下之大,實不止自己一算爾,群雄之中高手如雲,自己這一點道行雖也算是高的,但在那些武林高手眼中,又怎足一曬?心中暗罵自己太過大意,若早使出這劍法的話,此刻早贏了,現下數百招一過,真氣將竭,而這劍法以一根輕飄飄的綢段運氣,分外的耗費真氣,如此看來,所長者也隻是招數精奇罷了,勝算實隻有五成而已。

當下顧不得多想,使了一個藤劍的起手式“長虹貫日”。身形一轉,長劍已擲了出去,紅衣人側身一閃,長劍揮出,直斬劍後白綢,那白衣人突地向後一扯,順勢鬆開了白綢,白綢一失去拉扯力,立刻輕飄飄的軟了下來,自己劍鋒雖利,但便如砍入水中一般,絲毫傷其不得,心念電轉,“嘿”的一聲,左手伸出,便欲將白綢抓住,正當要抓住之際,卻突見那白綢之上除端尾手握處全密密麻麻的生滿了倒刺,大驚之下忙將手臂生生停住,暗罵一聲:“好毒的功夫!”長劍一挽,側身直向白衣人衝去,劍未到,劍氣已到,一股精光破空而至,白衣人接過劍柄,豎劍一擋,一團精光爆開,便將那劍氣消於無形,隨即長臂一甩,一條白綢橫掃而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