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章 以血祭英魂(1 / 2)

終章 以血祭英魂

一顆平靜的心,波瀾不驚,耳畔的炮火聲絲毫無法影響到他的情緒。

戰爭就是如此,每一場戰役都是在賭博,賭贏了就是勝利,賭輸了就要付出慘敗乃至於生命的代價。

靜靜地坐在指揮部裏,回憶著自己的過往,1930年,遠渡重洋,來到了中國,一腔熱血,為帝國開疆擴土,成就霸業!

31年柳條湖事變的那個夜晚,他第一個率領部隊進入到了北大營,從此東三省悉數落在他們日本人之手。

33年長城戰役爆發,與二十九軍大戰喜峰口,卻吃到了第一次敗仗,敗給了這支名不見經傳,宛如叫花子一般的中國軍隊手中,也第一次了解到了許晨風這個人的存在……

察哈爾對峙時,第一次認識了許晨風本人,從那一刻起,他就認定了此人必是自己的一生之敵。察哈爾之戰中,全身而退。

兩人轉戰東北,在東三省爭鬥,彼此互不相讓,第一次在正麵交手中吃到了許晨風的苦頭。

一路走來,一路都在打仗,直到棗宜會戰中,擊殺了張自忠,才算是徹底的激化了兩人之間的矛盾。

更令他沒有想到的是,為了報仇,居然來到了山西,這份執念,令人難以理解,為之而驚訝……

不過,阿布弘毅卻絲毫不奇怪許晨風這麼做的原因,從某種意義上來講,他們都一樣的人,都是心存執念的人,隻不過,他們的立場和恩怨決定了他們終究不是成為一種人,一個為了反抗而戰,一個是為了侵略而戰。

同樣是軍人,卻是死對頭,生死之敵,隻能活下來一個的那種。

阿布弘毅一直都在期待兩人之間的正式交手,乃至於最後決戰,尊重對手的方式就是在戰場上擊敗他,殺死他!

隻是,他沒有想到的是,那個輸掉的人,居然會是他自己……

戰爭對爽翻了來說,機會都是均等的,把握住機會,才能將局勢掌控在自己的手中。

當他設定中心開花計劃的時候,就應該能夠考慮到八路軍部隊的行動,然而,卻是他錯誤的估算的八路軍的決心和能力,以至於陷入到今日這種困境之局麵,再不能全身而退……

可以說,眼前的這種局麵全都是他自己一手造成的,怨不得旁人。

無所怨,無所恨,阿布弘毅靜靜地等待著最後的審判。

三個團的總兵力,勢如破竹的突破了日軍的外圍陣地和內線陣地,阿布弘毅所構建的陣地全部淪為了無用功。

殘餘的日軍士兵,在八路軍的攻勢下,節節敗退,一支退到了指揮部周邊。

這時候,阿布弘毅從指揮部裏走了出來,看著聚攏在指揮部旁邊的士兵們,滿打滿算,不足一百人,還剩下七十餘人。

心裏頭一陣酸澀,就在三天之前,駐守在秦王嶺的士兵還有一千零三人,現如今,隻剩下了這麼幾個人,徹底的喪失了戰鬥力。

鬼子這邊損失慘重,八路軍的傷亡更是慘重!

光在正麵陣地的衝鋒中,就折損了五百多人,獨立二團的情況也好不了多少,滿打滿算,三個團一共損失的兵力,不少於四千多人。

傷亡比例幾乎達到了四比一,不過,以四比一的傷亡代價能夠吃掉這個晉西北日軍王牌主力聯隊,也是值得的。

被數千八路軍圍堵在他們指揮部旁邊,鬼子兵們已經沒有子彈了,做好了拚刺刀的打算,甚至有幾個鬼子持槍衝上來,但是卻被幾顆子彈打過去,當場斃命,開槍的是九一八團的官兵們,他們始終記得團長說過的話,無論是何種情況下,都不許與日軍拚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