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的疑問句是利昂常用的話語技巧,咄咄逼人的言辭在他口中來卻由溫和的語氣烘托出奇異的氛圍,如果硬要比喻的話,這時候利昂的語氣很像在吟誦詩篇。
——內容也許並不是重點,我需要的是確定幽連真正的想法。這真的很重要,也許就會決定他的生死……也不一定吧。
“你……您一定知道我姐姐的下落對吧。”語氣依舊低沉,而幽連竟然對利昂使用了敬語,“我是確實迫不及待地想要得知姐姐的下落,並且恨不得立刻趕到她的身邊,但是您可能會輕易告訴我嗎?而現在這樣的我,身上哪還有什麼能作為‘籌碼’和您交換這情報的東西呢?更何況,無論怎麼,我也‘曾經’是您的敵人。”
低緩的訴之中,幽連並未停下他的腳步。走著,他的步伐的確很緩,直到現在也不過縮短了和利昂之間的一半距離。
——敬語或許是一種信號,然而,像剛才那樣的話卻也證明,幽連根本就還是清醒的,不然怎會出如此思路清晰的話語,對情勢判斷的很清楚,而且,沒有而且,這就足夠了。若還有其它的,就是“曾經”這兩個字,他這樣無非是要我放鬆警惕啊……有趣!
利昂在心中又一次抬升了對幽連的評價,但是,卻反而放鬆了警惕。
——不需要警惕什麼,因為隻要站在這裏,自己這具身軀就已經等同於暴露在狼群麵前的羔羊。這比喻似乎不是很妥當。對於幽連來,自己全身都是破綻,所以……防範措施都是在一開始做好的,不是嗎?無非隻是看最初的謀劃是否全麵而已……才怪。
——最近自己總喜歡這樣的思考方式,倒也很有趣。也是時候再增添些樂趣了。
“為什麼你會覺得,我就一定會要你付出些什麼才會告訴你嗎?也許,僅僅是因為對你的‘讚賞’,我就會告訴你也不定呢?”
——“一定會的”。這也許算是雙關,不過實話我對這類法的使用一直還是模糊的,不恰當的使用是常有的事。因為我覺得對於語言並沒有必要如此較真,隻要“聽”它的人能夠領會到其意義就好。
“因為您是一位商人。”距利昂還有大概十五步的距離,幽連邁出一步,道。
“之前還在質疑我商人身份的家夥的話可不能令人信服啊。”利昂似乎是想要烘托一些輕鬆而戲謔的氛圍,但是,語氣隻有稍稍的改變。
“很多人都不理解商人的本質……而我直到片刻之前才想通。”又邁出一步,幽連的臉上忽然一掃之前的頹喪,重新展現出了那冷峻而透徹的氣勢,“並非是對財物的追求,而是為了利益最大化的不擇手段。商人自然是‘商人’,然而,將軍卻也是‘商人’,政治家當然也是‘商人’,謀士是‘商人’,皇帝卻也是‘商人’,每個人都想要盡可能簡單快捷卻又隻付出最少的損失來達成目的,每個人都是在不懈追求‘自己’的利益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