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窈有一個空間,是一個缽盂化成的。
那個缽盂是她父母剛結婚時,有一次在家裏挖菜窖,挖到兩米神的時候挖出來的。
缽盂呈青綠色,橢圓形,隻有倭瓜大,看起來普普通通的,隻是材質不普通,不是金屬的,也不是石頭的,更不是陶瓷玻璃塑料的,誰也不知道到底是什麼東西做成的。
因為不是金的不是玉的也不是名貴的材質做成的,爸媽便想當然的以為這玩意兒不值錢,就沒太把這缽盂當回事兒,隨手放在了櫃子裏,轉眼就忘了。
後來,父母去世後,韓窈回鄉下去整理他們的遺物,在媽媽的箱子底兒發現了它。
看到這個東西,她想到當下電視裏正流行鑒寶節目,於是就把這個東西拿去給專家看了。
結果,這個缽盂的材質專家也不認得,因為不認得,所以不好下定義,最後隻好猜測可能是現代的某種未知的合成材料做成的工藝品。
聽到這個解釋,韓窈隻好失望的把缽盂拿回來了。
既然連專家都不認得,她這件東西也就沒什麼收藏價值了,回家後,韓窈隨手把缽盂放在電腦桌兒旁,當成花盆兒養了一株仙人掌(據多肉放在電腦旁邊可以防輻射)。
後來,有一次她不心被仙人掌刺紮傷了手掌,手上的血珠兒又不心弄到了這個‘花盆’上,結果——‘花盆’就在她的眼皮子底下不見了。
還沒等她從震驚中醒轉過來,她的意識裏忽然就有了這個空間!
是空間,其實就是把缽盂無限放大,本來倭瓜大的缽盂,現在竟然變得足有一畝地那麼大,缽盂被無限放大後,她才發現這個缽盂的表麵並不是光滑的,裏麵外麵都密密麻麻的刻著蠅頭大的符號,也不曉得是梵文還是什麼奇怪的文字,反正她一個都不認得。
乍看到這個空間時,林瑤被狠狠的嚇了一跳,還以為自己遇到鬼了呢,不過後來冷靜下來,才後知後覺的覺得自己是得了個空間。
上輩子,她讀過不少空間,其中有的空間就跟她這個差不多。
為了驗證自己這個突然出現的空間是不是中描寫的那種空間,她特意把幾件不要的東西收到了空間裏。
結果,東西還真被她給收進去了,而且過了幾之後,那些東西居然都還在,還跟收進去時一樣一樣的擺在那裏呢。
最讓她感到驚奇的是,她還發現這個空間還有一個奇特的功能——那就是保鮮功能!
比如:她把一塊吃了一半兒的西瓜收了進去,可是幾之後,那塊西瓜依舊鮮鮮嫩嫩的,紅的紅,白的白,綠的綠,跟剛收進去一樣,那麼多了一點兒都沒幹巴,更沒有腐爛變質。
原來,這個寶貝兒不光能存貯東西,還有保鮮的功效。
發現這個秘密後,韓窈樂壞了,立刻辭去了原來那份翻譯的工作,賣掉媽媽留給她的老房子,取出自己工作多年的存款,還把家裏能賣的東西都賣了,賣不了得就都收進空間裏留著,反正空間的地方大著呢,多少東西都能放得下。
東拚西湊的湊了一百二十多萬塊錢,她雄心勃勃的做好準備,準備利用這個空間,多多囤貨,大發一筆橫財。
囤什麼貨呢?
就囤現在滯銷的農產品!
比如,現在新聞上常常爆出某地菜農的什麼什麼青菜滯銷,隻能拉回去喂豬,或者某地果農的水果市場飽和了,最後隻能幾毛錢一斤的減價處理掉,她就打算專門兒去買這些滯銷的蔬菜水果,然後儲存在空間裏,等到市場價格平穩後再拿出來賣掉,絕對是一本萬利的生意。
很快,她的空間裏就多出了十萬斤大白菜,是五分錢一斤收的;五萬斤油桃,六毛錢一斤收的;十二萬斤蘋果,四毛錢一斤收的。
她還在空間裏存了十萬穗青玉米。
青玉米無論是煮著吃還是磨成漿做玉米餅玉米粥,都很好吃,深受廣大人民群眾喜愛,每年青玉米下來時,大街巷到處可見烤苞米的攤子,三元錢一穗,比成熟的玉米貴多了,要是多囤積一些,留到冬時再拿出來賣,至少能賣到五元錢一穗,而她收購的價格才八毛錢一穗,六倍的賺頭,絕對劃算。
她還買了一萬斤橙子肉,就是不帶皮兒被剝光了的橙子。
因為某處專門兒種橙子專門兒賣陳皮,橙子皮被剝下皮後要是不盡快賣掉就會變質腐爛的,所以橙子肉減價處理,一斤橙子平日裏在超市怎麽也得四五塊錢一斤,但是光買這些橙子肉才八毛錢一斤,劃算著呢!
韓窈自己也吃不完這些橙子,就打算把這些橙子將來都做橙子汁,在網上或者飲料商店裏售賣,肯定有得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