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2 有借有還(2 / 2)

這三個字,陸立海得非常不可思議,甚至還有點受寵若驚。

他完全沒想到他有生之年竟然能吃到十五師傅做的飯,甚至還想問一句他的人裏包不包括自己。

但秦連非常自然地起了身,走進了十五師傅剛才所在的廚房。

“這麼。”他站在門口,仿佛有點嫌棄地,是嫌地方太擠。

“哼。”十五師傅冷哼了一聲,往旁邊讓開了一點,又向許問微微行禮。

許問覺得這一切很有意思。

照陸立海的,二十五年前,秦連來七劫塔偷東西被抓住了,生氣臉黑的是十五師傅。

為什麼二十五年前,十五師傅見到秦連,第一反應是轉身逃跑?

追的那個人反而變成了秦連?

而且現在看來,等飯吃的是秦連,做飯的是十五師傅,欠債的和催債的好像顛倒過來了一樣。

這不合理,難道這二十五年前,又發生了什麼陸立海也不知道的事情?

許問一邊想著,一邊走進了廚房,這地方確實不大,隻有一張木桌,很明顯平時隻有一個人在這裏吃飯,桌上隻有孤零零的一個人的痕跡。

但無論廚下,還是餐桌,一切都打理得幹幹淨淨,不見一點油汙煙塵,這在這種燒柴生火的老式廚房是非常少見的。

許問看著灶台,突然輕“咦”了一聲,走過去看。

“七星灶?不,不對。”

這灶一共四個眼,當然遠夠不上七星灶七眼的標準,但它的設計樣式、煙道結構,跟許宅五味齋的是一樣的,仿佛就是它的簡化版,是同一個設計師,或者是同一個體係下出來的。

這就有意思了……

許問修複五味齋七星灶的時候,知道這是西南區域的一種特製爐灶,當初設計師是參考了遙遠他鄉的範例,經過自己的改進設計而來,有相當的獨有性。

那時候,如果不是連林林幫忙,許問估計沒辦法這麼快還原出原設計方案。

但現在,它又出現在了班門,思路和結構一模一樣……

這是為什麼?這中間有什麼淵源?

“簡化的七星灶啊。”秦連看許問在灶台旁邊站了這麼久,一直盯著看,也稍微留意了一下,然後,他隨口道。

“您認識?”許問立刻轉頭。

“西南那邊為了煮茶,特地設計出來的一種灶台,原本有七個眼,每個眼可以控製到不同的溫度,用作不同的用途。班門不知道哪一代有個先輩,去西南旅行發現了它,把它帶回來加以改良,用在了日常。可以燒飯、可以煮菜、可以燒水保溫,還是挺方便的。”秦連道。

“班門祖先的事情,你怎麼會知道?”這時候陸立海也進來了,忍不住問道。

“我從班門借出去的書裏寫的。”秦連道。

“借……”這一個字就讓陸立海無語了,他忍不住道,“有借就有還,你借的書,還了嗎?!”

“還了啊。”秦連理所當然地,“不信你問他。”

十五師傅麵無表情,端著一個托盤從灶的另一邊走了過來,把上麵的四個碗放在了桌上。

他迎著陸立海的目光,默默地一點頭,又走了灶邊。

這點頭……是真的還了?

或者,還過?

他來過班門不止一次,而陸立海身為班門門主,竟然一點也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