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9章 小人物(下)(1 / 2)

不過,就算已經知道劉阿八的結局,在看到夏文運敘述他最後時光的文字時,劉浪依舊一臉黯然。

兩槍擊斃倒黴日軍少將後,趁著當場的日軍目瞪口呆之際,劉阿八搶了軍馬絕塵而去。

日軍當局大為震動,動用了一個旅團近6000人封鎖了鬆花江畔所有的渡口,打算渡江先去紅色北極熊的劉阿八被漢奸告密,被日軍包圍在鬆花江南一個叫呼畢達拉的灣子。

他麵對的,是上千日軍的槍口,而此時的他,身上隻有一把還有三顆子彈的王八盒子。在連續擊斃了三名膽敢往上衝的日寇之後,他偷自日寇的那把渣渣南部手槍也完全失去了作用,被他扔出去差點兒把前來招降的日軍少佐砸成獨角獸。

前麵,是上千荷槍實彈的日寇,後方,是波濤洶湧的鬆花江,手無寸鐵的他沒有投降,麵色泰然的離開了藏身的巨石,當著上千日寇的麵,一步步走向波濤洶湧的鬆花江。

看著這名淡然走向死亡的馬夫,全場日寇鴉雀無聲,寬闊的江灘上,唯有慨然赴死的馬夫嘶吼著他們不懂的吟唱。

唯有幾個在場的中國人聽得真真的。

“狼煙起江山北望

龍起卷馬長嘶劍氣如霜

心似黃河水茫茫

二十年縱橫間誰能相抗

恨欲狂長刀所向

多少手足忠魂埋骨它鄉

何惜百死報家國

忍歎惜更無語血淚滿眶

。。。。。。。”

學自劉團座的這首精忠報國,劉阿八終究沒有唱完,不過半分鍾,洶湧的江水就將他吞沒了。

夏文運的密電上當然書寫得沒有那麼詳細,但劉浪的眼前卻已經浮現出高唱著“精忠報國”的兵慨然赴死的壯烈和慷慨。

據夏文運最後密電上所描述,在劉阿八被江水沒頂的數分鍾,在場所有日軍皆肅然而立。

劉阿八的遺體被打撈上來後,惱怒的日軍指揮官命令割下烈士的頭顱,準備送往偽滿新京呈放,用以對反抗中國人的震懾,在夏文運密電之前。

但這次,劉浪不能像曾經時空中那樣等到全麵戰爭結束日寇投降之後英雄的頭顱才被找到。

盛怒之下的劉浪頭一次通過夏文運對位於黑龍江省的十名特種兵下了死命令,無論付出多大代價,也要搶回劉阿八的頭顱。

獨立團戰友的頭顱,決不能成為日寇的戰利品。

一周之後,令日寇關東軍司令部更為震怒的一起襲擊發生了。

攜帶著劉阿八頭顱從烏爾古力山大營返回偽滿新京---長春的一隊日軍,突然在佳木斯一帶,遭遇中國反抗軍襲擊。

據借助著黑暗躲到草叢中從而幸存的那名日軍二等兵描述。

這隊人數高達五百餘的中國反抗軍不僅武器彈藥充足,而且還擁有槍法精準的神槍手,更可怕的是他們還深知日軍的戰法,負責護送的一個日軍步兵中隊的六組擲彈筒組剛剛就位,就被來自三麵早已等著他們出現的神槍手擊斃。他們神槍手的數目,絕不少於6人,而且他們都是在400多米外的距離。

任何敢於接近擲彈筒的日軍,都會成為他們的目標,整個伏擊戰中,幾乎沒有人再能使用擲彈筒。

按道理,失去了擲彈筒,步兵中隊還有兩挺重機槍和數目高達9挺的大正十一年輕機槍,在火力上足以碾壓人數超過他們一倍的中國反抗軍,哪怕他們也擁有著全日式三八步槍,但缺乏重火力一直是他們的短板。這在接近四年的戰鬥中無數次被證明過。

可是,這一次,他們卻不一樣,機槍雖然少,但他們卻擁有不少的擲彈筒。被包圍的步兵中隊缺乏了擲彈筒的支援,慌亂中部署好的輕重火力點被一一點名清除。

一隊足以和一個營甚至兩個營正規中國軍隊叫板的步兵中隊,在失去了所有壓製性火力的支援之後,所謂的亞洲第一陸軍終於顯出了原形。

在500名中國土著的圍攻以及六挺輕機槍的壓製下,人數尚餘180人的步兵中隊竟然沒有選擇趁著逐漸來臨的夜色突圍,反而選擇了固守待援。

這個愚蠢的軍令絕對是導致他們近乎全軍覆沒的原因之一,如果不是因為下達這個軍令的步兵中隊長中了冷槍身亡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