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番話,既是唐繼堯再給王文華最後的保證,實際上,也等同於他在給王伯群一個並不明顯,但是卻有著足夠力量的警告,那就是警告他,不要有什麼再過分的舉動了,因為他唐繼堯已經做好了殺人的準備,當然了,雖然現在槍口是對著外麵的,但是這不表示槍口永遠不會調轉方向,永遠不會威脅到貴州內部的人員。
王伯群權衡之後,他決定還是接受唐繼堯的提議,當然了,他知道不到最後的時候他是不能夠明確的告訴唐繼堯自己的態度的,但是他還是有必要給唐繼堯一些提示,但是沒想到得是,他還沒有來得及找到唐繼堯,卻沒自己的率兵在外,不知道什麼時候跑回來的弟弟給“抓”了過去。
袁世凱接過酒,並沒有喝,而是放在了手旁的小幾上,而後示意袁克定坐下後,便直接開口對他道:“怎麼,這一次你回來,弄得這麼神神秘秘的;不說別的,我很好奇啊,為什麼你這一次回來,竟然連我都不提前打個招呼那?”
袁克定一笑,對於袁世凱此時對他的態度,他簡直是高興到了極點,因為袁世凱此時對他說話的語氣,以及神情,都是曾經隻存在他記憶中的樣子了,那還是他兒時的記憶。
袁克定其實是非常懷念這種感覺的,但是怎麼說那,因為袁世凱的特殊身份以及他所處在位置,決定了他這個人必須要改變成元首的樣子,必須具備上位者的特殊要點,而這不外乎是讓袁世凱變成一個最不合格的父親。
可是沒辦法,用袁世凱自己的話說,就是“如果不是我必須要坐在這個位置上,我更願意好好陪陪我的家人。但是沒辦法,我就是我,我有我的命運的同時,我還有我的責任,哪怕這是可怕的噩夢。”
雖然一開始,袁克定並不能理解,為什麼袁世凱竟然會把“大總統”這樣一個一國元首,國家最,高領,導人的位置,比喻成“噩夢”。不過,這麼多年了,他看到的聽到的,經曆過的,得到的。讓他明白了袁世凱那一個“噩夢”的意義。
不過即便是這樣,即便是他已經完全的理解了“噩夢”兩個字,可是他還是異常的渴,望,將這個“噩夢”降臨在自己的身上,畢竟,兩相權衡的話,他還是認為權利之下,在沒有什麼是他希望追求的了。
袁克定見袁世凱如此,不由得一笑,回答說:“父親,其實……我長大了,而且實話實說,很多時候,至少再從前的很多時候,我的一些方式都是錯的,我的行為可能會給您帶來什麼麻煩吧,或者是別人的閑言碎語。”
雖然袁世凱這麼說,不過還是看的出他的欣慰的,而後袁世凱,話鋒一轉,又道:“你能這麼想,我也相信你會這麼做的;孩子啊,該給你的,我還是會給你,而你那,越做越好的話,我想終有一天你是會超過我的。”
可以肯定就是他的哥哥王伯群肯定是最好的人選之一,而且其實說起來,王文華知道,如果唐繼堯的第一人選是自己兄弟倆的話,那麼首選的肯定是他的哥哥,而不是他,很簡單,他哥哥雖然有軍職,但是卻是一個文人,在軍中雖然有威望的,但是卻不能夠做到一言九鼎,但是自己不同,自己是一個職業的軍人,不單單在軍中的威望頗高,同時自己常年帶兵,管理軍隊的經驗以及手段,也不是王伯群能夠比擬的,所以如果說要是唐繼堯需要帶一個人或者是帶多少人去雲南的話,那麼他在自己二人之間的選擇,肯定會選擇他的哥哥,王伯群,這樣不但能雙向的製約他們兩個人,同時再給到了足夠的利益之後,自己也能夠幫助他穩定貴州的軍隊,同時自己的哥哥也能夠幫助自己得到更多的利益。
這些都是在明顯不過的了,唐繼堯肯定是清楚的,而他之所以這麼做,而且根本就不害怕萬一到時候王文華成了尾大不掉的情況,實際上還是因為唐繼堯明白,隻要自己將王伯群牢牢的控製起來的話,能就差不多能夠做到萬無一失。說起來,其實這無論是對於王文華,還是對於唐繼堯來說,都是雙贏的額情況,但是之所以王文華這麼急匆匆的趕回來,就是因為他不想讓自己的哥哥接受唐繼堯的提議及其條件。
按道理來說,有機會升遷,真正的做到坐鎮一方,這是多少軍官蒙昧以求的事情了,王文華不該如此的,但是實際上王文華明白,其實雖然表麵上看起來是這樣的,但是這其中卻是非常凶險的,因為蔡鍔將軍去到北、京這就已經能夠說明,現在的袁世凱,對於他們這樣的新派、士官派等等的一些在老北洋之外的將軍們,是沒有多少信任的,假如到時候,萬一唐繼堯也需要走蔡鍔將軍的後路的時候,拿自己又該怎麼辦?因為自己是唐繼堯舉薦的,所以自己也非常有可能再一次步他們的後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