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那人卻在他開口之前攔住了他,而後看了看四周,對其問道:“怎麼樣?雷存修那邊發現了什麼,是嗎?”
衛兵點點頭,道:“是的,雖然我不清楚雷將軍是不是發現了什麼,不過從他的表現、以及他安排標下的任務來看,您的計劃恐怕是唄發現了。”
那人點點頭,卻顯得並不在意,沉思了片刻之後,又開口道:“你現在就回家去吧。帶著家人,離開北,京。”說著,這人從口袋裏掏出一遝子美金,交到了衛兵的手裏。
衛兵看到了這麼多的錢,激動不已,連忙接來,不住的道謝,而那人顯然對他的表現有些不耐煩,道:“快走吧,快點。”
衛兵又是再三致謝,這才轉身離開,不過這名衛兵還未走出三十米,砰的一生槍響,士兵在驚愕與不甘中告別了這個世界。
以此同時,通縣警備大營。
要是不出意外的話,這場兵變最大的贏家,就是他。
可是雖然如此,他的計劃周密,作戰計劃詳細,可是他依舊還是十分的緊張,雖然他早已是飽戰之士,而且京城內此時雖然還在不斷的各方增加兵力,但是依舊算不得是大規模的戰鬥。
但是雖然如此,可是這一次的戰鬥卻是有著改變全國局勢,政,權所在的可能的,當然了,也隻是可能罷了。
徐樹錚自己心裏清楚,就算是通縣警衛大營傾巢而出,而且還是在給他們全部配備最新裝備的前提下,三天之內,讓他們完全的掌握整個北,京城,都是不可能的。不說京畿衛戍的軍隊,就是城內的憲兵、警察部隊,以及一些隱弊的城防裝置亦或是戰備狀態下的一些攻勢,就不是林灃澤可以輕易奪取、擊潰的。
他之所以如此興師動眾,是因為在接到了兵變的情況報之後,段祺瑞暗示他,想要借著這一次的兵變事件,來一次清君側的行動,而與此同時,也是為了給袁世凱一個警告,亦或是讓袁世凱清楚一下自己的腦袋。
雖然徐樹錚在理會了段祺瑞的意圖時曾嚴肅的反對,可實際上,在徐樹錚的心裏,他真是想要如此,之所以沒有表示出來一是他本人的身份並不適合,二也是因為他沒有一個合適的契機。
不過這樣一下來就好了,既然段祺瑞的想法與他不謀而合,那麼他又何苦不來一個就坡下驢那?
而且是這樣的,雖然他與段祺瑞同是皖係領袖,而且他本人也是段祺瑞的知己、心腹,可即便如此,雖然實際上徐樹錚是非常信任段祺瑞的,可是出於種種原因吧,他還是需要心口不一的。
這是一種哲學,隻可意會而不可言傳的哲學。
在官,場中也好,在市井上也罷,總而言之,如果掌握了,並能非常好的運用的話,那麼即使不能對你產生什麼特別明顯的幫助,但是至少可以讓你在某些情況下,不至於那麼狼狽。
還是那就老話,做生意,保本算陪。作人,保本就是賺。
林灃澤隊伍,此時林灃澤的隊伍,已然看到了北,京城的大門。而此時天色已然蒙蒙發亮,天邊猶抱琵琶半遮麵一般的紅霞,映襯出來的高大城牆,也是別有一番韻味。
看著愈發臨近的城牆,他好像看到了自己已然坐在陸軍部次長寶座上的樣子,那種彈指間調度天下雄兵的意氣風發,實在是讓他向往不已。而且,他還有著自己的打算,其實他此時才將軍隊接近北,京城,就已經說明了一些事。
昭威將軍府,夜間時那一顆手榴彈雖然早已經成了碎片,可是那一課手榴彈卻是讓院子裏的每一個人,都緊張不已。
雖然他們都是精銳兵馬,善戰之士,而且還有震威將軍雷振春坐鎮,甚至臥室裏還有一位自從來京之後就被各方勢力不斷拉攏的昭威將軍,但是當他們真正麵對有可能發生的“死亡”的時候,還是緊張的不行。
這一方的隊伍其實雖然是從天津出發的,但是說到根上,卻是湘軍的分支,與段祺瑞還有著不解之緣,與此同時,其中還有大部分來自徐樹錚家鄉的兵勇,這麼一說起來的話,其實他們甚至是都可以算是段祺瑞和徐樹錚的“親兵”、“子弟兵”了。
這一群子弟兵的指揮者,要是北洋中一員赫赫有名的戰將——吳光新!
吳光新,安徽合肥人,清光緒三十年畢業於日本陸軍士官學校,後又入陸軍大學學習,民國成立後,任陸軍二十師師長,兼任長江上遊地區防衛總司令,又兼任四川查辦使、湖南督軍。
其與徐樹錚、靳雲鵬、傅良佐三人,並稱段祺瑞手下“四大金剛”,而且其還有一個特殊的身份,那就是段祺瑞的妻弟。
按道理說,此時吳光新應該在湖南亦或是四川,而他卻之所以此時率軍出現在通縣,而且還徹底包圍了通縣警衛大營,其原由,不言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