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1章 煙塵【四】(2 / 3)

我的貼身的東西,包括我生活上的一些習慣性的東西,自然也早都搬到了雲吉班裏,當然了,這裏麵不包括我的現有現金資產。所以我的開銷基本上都是當我需要的時候,就讓敏麟去幫我到銀行取一些送來。

後來因為這一段時間敏麟的工作也是越來越忙,所以他上一次直接取了三萬大洋票子和片子放在府邸裏,當我需要的時候,他就可以不需要多去銀行報個道,而直接就能給我送來了,這樣一來不單單節省了時間,而且在一定意義上,也能讓更多人“明白”我現在的生活狀態。

回到府邸裏,其實說實話我對這裏是沒有任何歸屬感的,畢竟這處府邸算是當年我來京的時候,袁世凱他們巧取豪奪從一戶大戶人家的手裏直接搶來的,雖然沒有見血,但是至少這不是一處可以讓人處之泰然的地方。

雖然下人們對於我突然地回家感到一些詫異,但是並麼有過多的表示什麼,反而是對我這個主人更為尊重了,其實我不知道這是為什麼,不過想一想,其實他們這麼做也沒什麼不對。

畢竟現在我大部分的時間都是生活在雲吉班的,雖然家裏還有敏麟負責,可是說到底,陳敏麟副官的身份和他們這些下人的身份並沒有什麼太大的區別,所以他們相處起來必然會比與我這個主人相處起來要融洽的多。

而且因為我了解陳敏麟的處事方式,雖然我必須要承認他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殺人不眨眼的家夥,但是他確實非常寬容的,且絕不會濫殺無辜的,有些時候雖然他不說,但是我心裏很清楚。

他有些時候之所以會在我的麵前表現出自己的暴虐,其實不過就是為了更好的保護我的同時,特也想要更好的保護自己。陳敏麟其實雖然是我的副官,但是說起來,他應該擔得起一個“士”字了。

士,其實是一個任事之稱,也就是可以說隻要是有一個工作的人,就可以稱之為士。可是這個士又不單單可以這麼理解,士在我國的文化上,是一個非常特殊的存在,因為但凡是被稱之為“士”的人,至少總會有一個點令人起敬,亦或是令人為之感動。

可是他既然知道這個道理,還在劉邦定鼎天下之後,享受人臣之極,位於齊王,且掌控兵權,難道他就真的不知道自己擁有如此的富貴、權利將會給自己帶來什麼樣的危險嗎?其實我想來他是非常清楚的。

可是他還要接受這樣的榮耀、富貴,難道這就不是他的虛榮心在作祟嗎?當然了,話要分兩方麵說,韓信雖然有虛榮心,可是這也絕不表示假如他當時辭官回鄉就必然會得到劉邦的批準。

這些事情,就是這樣的,所有的一切,都是源於兩個出發點,一個是虛榮另外一個就是猜忌。可也正是因為如此,因為劉邦的猜忌,因為韓信的虛榮,才能留下千古淮陰侯的美名。

也正是因為這些所有的巧合也好,必然也罷,組成了,且成就了韓信的國士無雙的美名!

這並不是題外話,因為我現在就要解釋,為什麼我要浪費這麼多的口舌來解釋一個簡單的“士”,陳敏麟,我的副官,他對於我來說,他就是我的死士,我相信他會願意因為我而選擇慷而慨之的走向死亡。

他就是我的死士,而我,卻是比之死士更升華的國士!這不需要什麼理由,我就是想要成為國士,因為我覺得國家也好,時局也罷,需要我這樣的人!

可是,畢竟因為一些原因吧,兩名士兵雖然被打急了,而且還處於醉酒的狀態下,可是依舊沒有貿然的開搶,可是就在這個時候,不知道為什麼,竟然從街口衝出來一隊士兵。當然了,這些士兵肯定不會是奉軍的士兵了。

衝過來的,是一群帶著槍的日本軍人,看裝束應該是鐵路警備隊的士兵,這些士兵衝過來的時候,據說那兩名奉軍士兵當時已經傻眼了,他們還未表明自己的身份,且還沒有做出任何行動的時候,就被那些趕來的鐵路警備隊的士兵用槍打成了篩子。

這不知道是一個巧合,或者說是一個陰謀,因為沒有找到任何的相關線索,所以這隻能歸咎於雙方,責任自然是該由兩方共同承擔的。對於此事,張作霖的態度非常的明確,因為他已經用行動表明了自己的態度。

據陳敏麟說,當張作霖得知了這個消息之後,竟然少有的連罵人都沒罵,就直接的帶著自己的侍衛去到了日本人的關東軍司令部。他跳過了一切的無關的手續以及禮節,徑直的找到了負責鐵路警備問題的相關主要負責人。

非常直接且嚴肅的對對方提出了自己的要求,據說張作霖當時提出的要求是這樣,有三點,其一,要求日本方麵對死去的兩名奉軍士兵以及當事的老者進行合理的賠償,第二要求日本方麵將相關參與到其中的當事人,全部交由奉軍方麵查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