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7章 鶴唳【十】(1 / 3)

其實這樣的戰報楊度是沒有權利翻閱的,但是鑒於他是袁世凱的親信,又兼是袁世凱送到他手邊的,自然另當別論了。

楊度翻看著手中的戰報,不由的皺起了眉頭。

不怪袁世凱如此大發雷霆,實在是雷振春、雷存修兩個人這丈打的太磕磣了。一萬多正規部隊還攜帶有騎兵旅、炮旅,以及一個千人的衝鋒敢死隊,竟然沒能把白朗一幫匪寇全殲,不但讓人跑了,而且追擊的時候竟然還能讓對方攻城拔寨。

袁世凱怎麼能不氣憤那?

不過,其實雖然麵上看是這樣,但是楊度心裏卻清楚,袁世凱其實真正生氣的是白朗一夥與孫文之間的聯係。

有密報說,孫文曾邀人與白朗麵談,言及拉攏白朗之意;其實白朗雖然人數眾多,而且有些武器,但是說到底就是一個匪寇罷了,他的勝敗根本不足以令袁世凱。

別看這一次有兩位將軍帶著一萬多部隊以及河南當地的駐軍共同圍剿還沒有捷報,其實這根本就算不上是難題。

雷振春也好,雷存修也罷,兩個人隻不過北洋軍中泛泛之輩。

如果袁世凱真的想要收拾掉白朗一夥,大可以派馮國璋率軍圍剿;而且馮國璋若出兵,則必勝。

就是因為白朗一夥根本不足以讓袁世凱讓馮國璋這樣的大將出兵罷了。

其與孫文的聯係才是袁世凱震怒的原因。因為在國,際上,列強眼中,他們雖然與袁世凱建立關係,但是大部分都是表麵文章,而且多在觀察。

此時中,國之動蕩,遠非曆史往昔可比,黨,派林立且爭鬥不斷,雖然此時袁世凱掌握大權,但是北洋政,府依舊處於風口浪尖之上。

不說外在的問題,單說內在:府院之爭、北洋各鎮都督,擁兵自重,漸漸脫離袁世凱的掌控等等。

還有就是孫文的革,命黨,以及前清老臣保,皇,??的一些暗中的動作等等。

風雨飄搖啊。

場麵上,北洋政府與孫文革,命,黨是出於合作關係的,所以他們兩方都要盡可能避免正麵衝突,冷戰可以,熱戰是絕對不能打的。

所以白朗一夥在此時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因為其與孫文有聯係,所以白朗也就等於是代表了孫文的革,命,黨;而北洋軍與白朗匪幫的戰爭勝敗,也就側麵的表示了雙方的強弱。

所以在白朗問題上,袁世凱是抱有“必殺”的決心的。

楊度放下手中的戰報,對袁世凱道:“大總統,白朗匪幫之猖獗,已到了一個臨界點啊。”

袁世凱冷冷一笑,道:“晳子與我想法一致;這兩個廢物啊。等下你就去給河南發一封電報,你告訴他們兩個,要是剿滅不了白朗,他們兩個也不用回來了,自己崩了自己就是了,也省的我浪費槍子了。”

聽了袁世凱的話,楊度卻沒有與之前一樣,馬上就去發電報,而是思索再三後,對袁世凱道:“大總統,二位雷將軍其實也不是一無是處,據戰報上說,他們二人已經用兵與王毓秀包圍了白朗匪幫,要不是其困獸猶鬥,死死掙紮的話,大功已成。”

楊度走到袁世凱身邊,俯耳道:“現在河南兵力不足,即使大總統嚴命,必然也是無功,不如大總統下函安撫,而後再派重兵前去,讓他們二人連帶河南駐軍協調作戰,大功必成。這樣一來可以算是一石三鳥。”

“哦?”袁世凱一皺眉頭,麵色略有緩和卻頗為不解的問道:“何為一石三鳥?”

楊度答道:“剿滅白朗匪幫,在國,際上可以使那些居心叵測之輩,不敢妄動,此其一也;白朗匪幫覆滅的同時又可以讓部隊沿河南向鄰近各省迅閱,足以警示那些自重之人,此其二也。而如此一來,也可以為大總統梳理洗刷一遍內閣,此其三也。”

“洗刷內閣?”袁世凱問道。

楊度笑了笑,神神秘秘的對袁世凱問道:“大總統要是想一次剿滅白朗,您會派哪位將軍帶兵啊?”

“當然。”楊度隨手拿起袁世凱公案上的一張宣紙,而後用手疊成四方形,而後從中間撕斷。而後分兩手拿著兩節宣紙對袁世凱道:“大總統,我這左手拿的就是段總長,這右手拿的就是徐次長。”

“把話說清楚。”

楊度點了點頭,繼續道:“段、徐二人,同氣連枝把握陸軍大權,不過即使如此,他們也不過就是一個陸軍總長、次長罷了。大總統才是民,國,政,府的最高領袖,所以無論如何他們二人可以推脫,卻絕不敢抗令。”

袁世凱點了點道,對楊度道:“如你所說,要是他們二人推脫那?他們推個三年五載這事不就和沒有發生一樣嗎。”

楊度搖搖頭道:“不然,十日也好、二十日也罷。段、徐二人推脫的理由無非就是軍務繁忙、身體有恙雲雲罷了,可是他們一個人可以推辭不受命,總不能兩個人都繁忙、有恙吧?隻要他們有一人受命,那麼不亞於折去另一人的臂膀手足。如此一來,就算不能一次性的將他們的勢力從陸軍部、內閣拔出,至少也毀他一半,既然隻剩下一半的勢力了,那距離他們倒台還會遠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