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6章 大戰前夕【八】(1 / 3)

這些都是在明顯不過的了,唐繼堯肯定是清楚的,而他之所以這麼做,而且根本就不害怕萬一到時候王文華成了尾大不掉的情況,實際上還是因為唐繼堯明白,隻要自己將王伯群牢牢的控製起來的話,能就差不多能夠做到萬無一失。說起來,其實這無論是對於王文華,還是對於唐繼堯來說,都是雙贏的額情況,但是之所以王文華這麼急匆匆的趕回來,就是因為他不想讓自己的哥哥接受唐繼堯的提議及其條件。

按道理來說,有機會升遷,真正的做到坐鎮一方,這是多少軍官蒙昧以求的事情了,王文華不該如此的,但是實際上王文華明白,其實雖然表麵上看起來是這樣的,但是這其中卻是非常凶險的,因為蔡鍔將軍去到北、京這就已經能夠說明,現在的袁世凱,對於他們這樣的新派、士官派等等的一些在老北洋之外的將軍們,是沒有多少信任的,假如到時候,萬一唐繼堯也需要走蔡鍔將軍的後路的時候,拿自己又該怎麼辦?因為自己是唐繼堯舉薦的,所以自己也非常有可能再一次步他們的後塵。

這樣的情況是非常危險的,而且他明白,唐繼堯離開貴州之後,那麼貴州都督的位置就會空出來,從而必然的會有非常多的人盯著這個位置,如果自己做了這個位置的話,能就無異於會與很多人為敵,就為了一個幫助別人掌控軍隊的位置而無端樹敵的話,實在是得不償失。

一個沒有了老滇軍身份,同時還帶著一大堆去侵占滇軍內部結構的人,在雲南,能夠生活的非常安穩嗎?更何況,這一次的委任是帶有極強的政、治色彩的,所以這就再一次的加大了危險性,即便是唐繼堯有能力在一定的時間之後解決這樣那樣的麻煩,可是在過程中會不會出現死傷那?那麼什麼樣的死傷才是能過真正的對人造成毀滅性打擊的那,前提條件在不能夠殺死當事人的情況下。說著,王伯群就笑嗬嗬的衝著王文華走了過去,不過才當他剛剛走出幾步的時候,原本坐在那喝茶的王文華,突然地站立起來,麵色嚴肅的對王伯群問道:“大哥,你是不是接受了唐將軍的什麼提議?你要知道現在的局勢並不是你我看到的這麼簡單的,而且你也知道啊,大哥,現在可不是咱們應該冒頭的時候的。”麵對王文華的“責難”,王伯群不由得有些麵色不好,但是他也能理解自己的弟弟為什麼會這樣做,所以他對於王文華的態度,並沒有什麼太大的改變。王伯群開始安撫王文華,同時與他講明自己之所以會這麼做的到底處於何種的考慮,雖然王伯群的想啊很成熟,而且也將利弊權衡對王文華闡述明白了,但是王文華還是依舊堅持著自己的想法,也就是他希望王伯群不要跟隨唐繼堯到雲南去,同時他也告訴王伯群,希望他不要過度的摻和到這件事中。王文華也好,亦或者是此時正在陪笑臉和唐繼堯寒暄的王伯群也罷,他們都非常清楚一件事,那就是唐繼堯肯定是已經用過了午飯才過來的,不然的話,他這一身與他身份不符的油煙味,又是哪裏來的那?唐繼堯顯然的被王文華這樣的一番話說得有些不知該如何應接下去,因為王文華一開口,就將自己的立場表明了,同時也等同於直接的將唐繼堯之前的打算給否決了,當然了,唐繼堯肯定非常清楚,王文華之所以能夠知道自己的打算,肯定與王伯群有關,但是想來著也沒有什麼奇怪的,畢竟兩個人是兄弟,要是王伯群不對王文華講什麼,那才是奇怪的事情,而誒之前就說了,哪怕是再忠心無私的人,如果他真的放下了自己的個人利益的話,那麼恐怕這個人就會找到滅頂之災了,因為一個連自己以及自己家人偶讀不想著去照顧的人,又怎麼能夠更好地為他人盡心竭力那?

雖然這是一個很奇怪的說法,但是如果深入道問題之中的話,就不難發現,其實這樣的說法,還是存在一定的道理的;唐繼堯見王文華這麼說,不由得嘴角一挑,其實他這是在掩飾自己心內情緒的波瀾,對王文華道:“這是什麼話,貴州可不是我的;你們兄弟倆呢個人,我當然知道了,你們的能力也好還是你們的才幹也罷,一文一武,貴州的支柱啊,就像那個戲裏怎麼唱的來著,對,架海紫金梁,擎天白玉柱。貴州的安穩,到時候就要交給二位將軍的手裏了啊。”

說著,唐繼堯還蠻有江湖氣的對他們二人拱了拱手,其實這就是交流上的指揮或者說是經驗,如果這個時候唐繼堯直接的點破他們兩個,將自己的想法重複一遍的話,那麼就無異於將王文華的麵子折掉了,同時也等於告訴王伯群,自己已經知道了他“告密”的事情,如果是這樣的話,他不但會得罪了王文華,同時也會讓王伯群對他出現提防的心理,那麼這樣一來不要說他的想法能不能夠實現,就是到時候他的想法不能實現,道了雲南以後,貴州的軍政大權還會不會被他遙控把持著,都是是一個未知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