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唐繼堯主、政黔地的時候,雷彪就被我安插在了唐繼堯的軍隊中,而且當時雷彪所負責的就是駐防在黔地與滇地的交界處。
所以無論是對於滇、黔兩地的各種途徑還是兩地交界處的地形地勢以及一些隱秘的地方,他都是非常熟悉的,所以我想護國第三軍的司令不是他雷彪的話,至少他也是一個副司令的位置,但是沒想到,唐繼堯竟然真的連一個位置都沒給他。
李烈鈞這個人怎麼說那,我並不認為如果我和唐繼堯之間出現了不可調和矛盾的時候,他會直接的選擇其中的那一方,但是他不是一個笨人,或許他會在必要的時候,做出令人無法猜想出的舉動,而這也是我最為忌憚的。
做一個假設,如果我軍最後取得了勝利,而因為一些事情,最終護國軍構建破裂,三路軍分別歸屬在我、唐繼堯還有李烈鈞的手下。這個時候,我們三個處在的位置應該是這樣的,那就是我軍如果不是駐守川地的話,那麼必然的肯定會輾轉到湖南戰場上,雖然我對護國軍的士氣與最後的勝利並不懷疑。
但是說起來,戰爭的勝利未必就是一定要攻占什麼地方,有些時候,大勢所趨更能決定戰爭最後的結局;而唐繼堯部自然就是在雲南老家待著,一直的以逸待勞。而李烈鈞那,我覺得他的部隊應該絕不會離開黔地,這是他這個人性格所致的,而且也與他手下的部隊有關,可以說,護國軍三路軍中,戰鬥力最差、武器裝備最次的就是李烈鈞的第三軍了。
所以如果我的假設成為現實的時候,那麼或許第一個與唐繼堯交戰的並不會是我,而是李烈鈞。首先他距離滇地的位置較近而且中間少有不清楚的天塹屏障,在加上第三路軍戰鬥力底下,同時唐繼堯還能接著子弟兵的由頭迫使他們不戰而降,最後收編第三路軍,亦或是將第三路軍強行的驅趕到川地亦或是湖南戰場的側麵,而後再由他調遣自己的隊伍直接與我軍進行正麵的對峙。
當然我相信唐繼堯是不願意真的與我兵戎相見的,因為到了那個時候即便是沒有雲南的後援糧餉彈藥,我軍也有了一定的物資儲備。但是這些也不過都是假設不能夠當成現實;所以必要的準備還是需要的,當然了,現在對袁作戰還沒有結束,所以一切都隻是一個苗頭準備罷了。
“你的意思是我明白,但是朱德,你不要忘了護國軍的初衷是什麼,咱們不是國、賊,並不是為了竊取政、權才發動的戰爭,咱們的軍隊,與袁世凱的戰爭,為的是推動曆史,為的是國家的發展,一秉大公之舉!現在袁軍雖然川地潰敗,但是湘、黔兩地的戰事才剛剛開始,我軍此時如果停止對袁軍的攻擊,通電袁世凱的話,將會落得一個什麼名聲,你不會不知道吧?”
朱德點點頭,卻又道:“將軍,是不是可以公開通電那?要求袁世凱退位,恢複國體?”
王文華也在一旁開口道:“是啊,蔡將軍,現在我軍雖然士氣正紅,可畢竟我軍數量有限,而且經過十多天的戰鬥,死傷也不在少數,儲備的彈藥糧草,以及從黔、川二地供給的儲備也已經……我軍現在如果正麵與袁軍展開決戰的話,我想至少我第一路軍沒有這個實力啊。”
“川軍倒戈咱們的一部,現在士氣上雖然沒有什麼問題,可畢竟這些川軍都是當地子弟兵構建的,讓他們進攻湘、黔各地倒是可以,可是現在如果讓他們對自己的同鄉子弟刀槍相向,恐怕到時候槍口雖然對著人,可子彈卻是打星星的啊;而且我軍炮兵彈藥儲備已捉襟見肘,將軍,有些事未必是咱們想要如何,而是現實情況迫使我們如何啊。”
趙又新的一番話我知道這算是他的肺腑之言了,川軍倒戈與他有著不小的淵源,沒有他趙又新恐怕現在倒戈給我的這一部分川軍,還在對抗護國軍的第一線吧。川軍的戰鬥力雖然無法與護國軍前身的滇軍相比,可是兩者間的差距卻也不大。
滇軍戰力冠天下,川軍緊隨似一家!
單單從這一句評價中就能看出川軍的戰鬥力;這也是為什麼我軍在川地需要耗費這麼久的時間同時投入全部兵力才能與之一戰的原因。川地為門戶首選,進可攻退可守,這自然不必說;第二點也是更為重要的就是因為如果我軍能夠真正的平定川地的話,那麼收編川軍以後,護國軍的整體實力將會提升一倍不止,雖然川地也不是富庶之方,但絕對比雲南要強上不少,川地的儲備是非常豐富的,無論是戰鬥資源儲備還是生活需求等等的資源儲備都比雲南不知強上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