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6章 凜冬之左【八】(3 / 3)

或許這就是性格的原因吧,亦或者是這就是根據每一個人的經曆、閱曆、天性的不同吧,有時候能夠以此方式和平解決的問題,卻偏偏要兵戎相見,最後鬧得一個兩敗俱傷,到最後叫別人漁翁得利。

這是爭奪嗎?或者說這就是爭鬥的根源嗎?我想不是的,這是頤指氣使而已,這是最最不可取的方式,可是偏偏……哎。也許我管不了那麼多的事情,但是我隻要能夠經營好自己的這一個小攤子就已經非常不錯了。

局下,他們會願意頂著犧牲的壓力將我這麼一個不願意為他們出力的人賣命。如果我被他們的人送回雲南的話。

那我那數萬滇軍的性命,也就不會再歸於我的手中了。這是我不能夠允許的,也是我絕不願意承受的,不是我這個人貪慕權力,而是說實話,我對於他們其中的一些人並不信任,倒不是在推進國家進程的方麵不信任。

我不信任他們的,是他們在戰場上的能力。我不可能把自己的部隊交到一群不懂戰爭的人手裏,我絕不會讓滇軍的兄弟們白白的喪命,軍人不怕死,但是軍人害怕死的沒有意義。而沒有意義的死亡與犧牲。

將會給他們帶來的,是作為軍人最不願意也最不敢接受的結局,那就是遺忘,被人所遺忘,這是多麼悲哀的一件事啊,軍人為了國家而犧牲,犧牲了自己的家庭與性命,拋頭顱灑熱血,卻被後人所遺忘。

太悲哀了。所以為了我的弟兄們不會白白而死,繼而會被後人所遺忘,我絕不會將他們轉交予他人之手,絕不。接到了袁世凱的電文後,我要做的除了收拾行裝準備回國之外,自然要給他回複一封電報了,我在電文中首先感謝了袁世凱的關心,同樣的我也表示自己的日本之行我的病情能夠得以控製,全是因為袁世凱他的應允,也就是表示我、日後的生命來源,不是源自於自身,而是源自於他袁世凱的放行。袁世凱說的情真意切,而且疲憊的容顏上還有一絲的歉意,就好像真的如他所說的那樣的,是我誤會了他的用心,如果我不是經曆了那麼多的話,如果我僅僅是剛來到北、京的時候,恐怕我真的就會就此相信了袁世凱所說的。

但是很可惜,現在的我,早已經不是了當年的那個我。我對袁世凱道:“大總統,您誤會了,其實回國這件事是我早就已經打算好的了,現在國家與日本之間的關係非常的微妙,而且國際上的態勢也不是很好。”

其實我很喜歡這樣的生活,而且說起來,這樣的閑情雅致,我在雲南的時候是非常難得的,雲南的軍政要務頗多,而且雲南是邊陲之地,即便是前朝時亦屬於蠻夷之地,教化未開,所以署理雲南的軍政要務是非常勞心勞神的。

雖然到了北、京以後,我說麵對的從軍政變成了生死,但是總體而言生活上還是相對安穩的,畢竟北、京帶給我的威脅,都是存在於光明之下的,隻要不是暴露在陽光之下的問題,那麼一定意義上來講,就算不得是什麼問題了。

而且自從從日本回來之後,小鳳仙每天還都願意學著日本菜的風味,給我做一些小食,當然了那些生的東西,冷的東西肯定是她不會給我的,她多數給我烹飪的都是一些類似於天婦羅這樣的食物。

或者是日本風味的串燒,當然了,食材肯定是取自於北、京的,但是調味料上,都是我們從日本買回來的,其實說實話,我們兩個人都知道彼此其實並不喜歡吃日本口味的菜肴,而她之所以還要這樣做。

其實是有一定深意的,這些我都知道,而且我也都看在眼裏,十天的時間其實在閑適之下,度過的還是非常快的。其實我真的想這樣的日子能夠在過的長久一些,但是沒有辦法,我的想法終究不可能實現。

其實我一個人遠沒有這麼重要,而袁世凱之所以如此,其實目的就是在於要讓外人看到,我蔡鍔,我這樣的一個人,也都去參加了他的儀式,哪怕我是出於違心,但是隻要我到時候能夠出現在儀式的現場。

那麼那些中外的記者就能夠由此大做文章,這是對於袁世凱大有益處的,想到這裏我不由得覺得自己很可笑,非常的可笑,我本以為我的計劃謀定了袁世凱,沒想到反之被他而製,這實在是讓我意想不到的。

一切的一切!我的一切計劃,我的一切謀劃,我的所思所想!這一切,或許早就已經全盤的呈現在了袁世凱甚至是更多人麵前,我不敢想象,如果真的是這樣的話,那麼將會是一個怎樣的結局!可是他偏偏還要貪圖虛名,或許他現在覺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