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世凱對我非常正式且肯定的,說道:“鬆坡,這件事我希望你就不要再繼續追究下去了,畢竟現在是非常時期,所以內部的安定是極為重要的,我知道你能明白我的意思,當然了我也絕不是就打算勸你讓這件事就這麼不黑不白的不了了之。”
“這樣,鬆坡你聽我說,這件事,你先暫時擱下一段時間,等到眼前的事處理完了,我肯定讓雷振春給你一個交代。”
雖然袁世凱的話,說的非常好聽,而且也做下了保證,要知道他這樣的人,是從來都不會輕易對人許下承諾的,而且隻要是他許下的承諾,則必然會給你一個可以接受的交代,這就是場所的一句話。
言必信,行必果。當然了,這不單單的是因為袁世凱的身份才會如此的,還有就是能做到如此位置的人,都必然擁有的一項素質,哪怕是後天養成的,也是必須要的。絕不可以沒有,當然了,更不能夠言而無信,行而不果。
東北的事情就是由兩名休假的奉軍士兵發展開來的。事件起初的引起是在一個夜晚,兩名在家休假的奉軍士兵身著便服上街去喝花酒,然後因為種種吧,他們非常的盡興,但是卻沒有選擇在那種地方過夜。
當他們勾肩搭背的準備一道回家的時候,卻在路上看到幾名身穿浪人服飾的男子正在毆打一名街邊賣餛飩的老人。兩名休假的士兵雖然處於休假的狀態,但是因為奉軍內部對於槍械的管理上存在紕漏。
當然了,這也可能是為了應對突發事件而特別默許的,總而言之兩名休假的士兵當時是隨身攜帶著槍械的。兩名士兵看到這樣的情景自然是要上去製止的,畢竟,他們也知道會穿著浪人服飾的肯定就是日本人無疑了。
不管他們平日裏如何三五連肩,橫行街市,但是作為軍人的他們自然是不允許在自己的眼前發生這樣的其辱事件,其實如果說他們兩個人當時沒有醉酒的話,想來他們應該也不會選擇直接衝上去與那幾名浪人廝打吧。
兩名醉酒的士兵,和好幾個微醺的持刀的浪人之間的戰鬥,勝負與否自然是不言自明的,兩名士兵以及那名餛飩攤的老人被打的鮮血淋漓的,而之所有日本人這個時候沒有繼續毆打下去,全是因為兩名士兵此時已經掏出了配槍。
這不知道是一個巧合,或者說是一個陰謀,因為沒有找到任何的相關線索,所以這隻能歸咎於雙方,責任自然是該由兩方共同承擔的。對於此事,張作霖的態度非常的明確,因為他已經用行動表明了自己的態度。
據陳敏麟說,當張作霖得知了這個消息之後,竟然少有的連罵人都沒罵,就直接的帶著自己的侍衛去到了日本人的關東軍司令部。他跳過了一切的無關的手續以及禮節,徑直的找到了負責鐵路警備問題的相關主要負責人。
非常直接且嚴肅的對對方提出了自己的要求,據說張作霖當時提出的要求是這樣,有三點,其一,要求日本方麵對死去的兩名奉軍士兵以及當事的老者進行合理的賠償,第二要求日本方麵將相關參與到其中的當事人,全部交由奉軍方麵查辦、處理。
第三,則是要求日本方麵挑選專人在公開的場合下,通過不同的媒介對奉軍進行公開的道歉。當然了,這三點,首先肯定是張作霖漫天要價的,他是要給日本人一個就地還錢的機會。
因為這雖然看起來是一場非常嚴重的兩國之間的摩擦事件,但是說到底,這不過就是一場交易,是國家、政、治上的交易,這當然這絕不是在出賣國家的權益,這隻不過就是換了一種方式來解決這個問題罷了。
日本人對於張作霖提出的這三個要求自然是不能接受的,所以他們在商議過後,提出了自己可以接受的條件,當然了,還是三點。修改過的條件是這樣的,其一,日本方麵同意賠償,但是金額為每人一千塊大洋。
其二,日本方麵同意查辦相關人員,但是至於對其如何處理,以及處理結果,日本方麵不對外宣布,且奉軍方麵也沒有相關知情權。第三,則是關於道歉的問題,日本方麵覺得此次事件是雙方共同承擔的責任。
所以日本方麵不接受張作霖提出的公開道歉的要求,並且表示,應該由奉軍方麵向日本方麵道歉,畢竟此次事件的誘因是由於奉軍內部的兩名士兵先持槍威脅日本商賈在先,如果當時兩名奉軍士兵沒有把槍拿出來的話,那麼鐵路警備隊斷然不會直接開槍。其實我覺得他這樣的行為是多此一舉的,我也曾因為這一類的問題和他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