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1章 大戰場【三】(3 / 3)

雲南對於蔡鍔來說,這不單單是他的發跡地,同時也有著非常不同尋常的意義的,試想一下,如果換了任何人,不要說是不動聲色了,就是去略作阻攔都是再正常不過的了,但是蔡鍔非但沒有如此,反而還積極的遭到袁世凱,為其排憂解難;當袁世凱一時還不能決定到底委任何人督署雲南的時候,他主動的給予了袁世凱一個非常合理,而且異常適當的建議。蔡鍔推薦貴州都督唐繼堯出任雲南代理都督的職位,同時他還保證,沒有什麼人能夠比唐繼堯做得更好了,因為唐繼堯對於滇軍來說,不是陌生人,而且還在軍隊中存有一定的威望,同時在這樣的提一下。

一個人的情商其實比之聰明愚鈍更為重要,因為聰明愚笨,是對事物的接受上,理解上,這些都是比較係統化的東西,即便是非常愚笨的人,也能夠在長時間的重複下,得到真正的核心,但是情商這個東西,關係到的是人際交往,也即是所謂的人脈網,以及人脈的經營,甚至關係到自己的生死,因為無法好好地遊弋於各方之間的話,那麼也就等於距離死亡不是那麼遙遠了。

蔡鍔推薦了唐繼堯,而袁世凱也接受餓了他的提議,將唐繼堯任命成為了雲南都督,雖然隻是暫時的,但是因為三方麵的人都知道這到底是怎樣的一回事,雖然唐繼堯在那個時候對於蔡鍔是非常感激的,而且蔡鍔也因為自己的行為,得到了袁世凱的賞識,因為他沒有私藏自己的想法,所以對於袁世凱來說,他的行為雖然有私心,但是卻是非常忠誠的,而且說起來,要是一個人連自己的利益都不考慮,全心全意的為了一個想要謀害自己的上司盡心竭力的話,相比也算不得忠誠了,而且說起來,這樣的人即便是有,也不會被重用,雖然忠誠可貴,當時真實與坦蕩更為重要……

所以唐繼堯還需要其他人的幫助,但是前提條件是,亦或者是說,這兩個人是是首選,所以唐繼堯想要得到其他人的幫助,那麼就必須要首先的將二人中間的一個,說通他,讓他跟隨自己到雲南去,這樣的情況下,即便是唐繼堯也不能隨便的對這樣樣的人發號施令的,即便自己是他們的長官,道理很簡單,雖然對於唐繼堯來說,督署雲南這是一個機會,但是同時對於他來說,這也是一個敏感的時期,因為他的離開,雖然表麵上的是暫時性的,但是他一走,貴州都督的位置也就空缺出來了,那麼自然而然的,在不久的將來,也會出現一名所謂的貴州的暫時都督,和他唐繼堯雲南暫時都督的位置一樣。

根本上沒有區別,也就是說,在一定的時間之後,唐繼堯貴州都督的寶座就要轉給他人,如果這個人要是自己人的話,還好,唐繼堯能夠兼並兩省,但是如果是外人,或者被他得罪過的人話,亦或者是袁世凱淩空飛降一名軍官來做都督的話,那麼就等同於將他在貴州的權利完全稀釋了,所以為了避免這樣的情況,那麼唐繼堯就要盡可能的在這一段緩衝的時間裏,將自己的人情,以及自己的勢力進行穩固,所以這個時候,與其說他還是這些軍官的長官,但不如說,現在他更願意與這些人成為親人,而且還是那種非常密切的親人,因為這樣的情況下,在利益的麵前,也許之後親人才能夠做到不動心,幫他守護住他所擁有的,同時也幫助他進一步的擴大勢力,同時鞏固他的地位。

而且雖然這麼說,但是實際上即便是親屬關係,有些時候也是靠不住的,除非是自己的長輩,還要是親生爹娘那樣的長輩,所以現在說唐繼堯想要和他們成為親屬關係,其實也是一種委婉的表達,至於到底是什麼意思嗎,相比大家都以偶經明白了。其實放低自己的姿態,放下自己的麵子,看起來非常的難,是對自己的侮辱,但是這就看取舍了,誰要實,還是要虛,唐繼堯也好,蔡鍔也罷,亦或者是袁世凱,段祺瑞等等,這樣的個人,肯定都是務實的,哪怕是因為他們的性格的不同,以及扮演的社會角色的不同,他們之間的行事方式會出現不同甚至是反差,但是實際上,也哦度是大同小異的,因為他們都很清楚務實的必要性。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也會隻能是王伯群被說服的理由就是,唐繼堯說,如果王伯群能夠跟隨他同時。